ID: 24193389

4.1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含解析) 仁爱科普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5329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燃烧,灭火,同步,练习,解析,仁爱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燃烧与灭火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对下列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吹灭蜡烛———隔绝了氧气 B.燃气灶火焰呈黄色或橙色———燃气充分燃烧 C.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煤炉火越扇越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2.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篝火时,把木材架空后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的原理是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扑灭森林大火设置隔离带的原理是使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 3.学化学、用化学。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呼救 B.面粉加工厂应严禁烟火 C.发现家中天然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 D.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4.在进行如题图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图标是 A. B. C. D. 5.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对于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用水喷淋灭火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6.近日,美国加州南部爆发大规模山火,当地消防部门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扑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堆积的桉树叶可能因缓慢氧化自燃而起火 B.在火灾现象喷洒阻燃剂的目的是降低植被的着火点 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 D.预防山火需要加强宣传教育,严禁任何火种进山 7.2023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发现CO中毒昏迷者,迅速将其移到室外通风处 B.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闻到厨房天然气泄漏时,不能开灯,点蜡烛查看 D.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自来水浇灭 8.兴趣小组进行“烧不坏的手帕”实验再探究。用滤纸代替手帕做实验,按实验编号①-⑤分别配制无水酒精与水体积比为①2:1 ②1:1 ③2:3 ④1:2 ⑤1:3五种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浸泡滤纸。用下图1所示装置展开滤纸测定酒精燃烧时滤纸的温度,所得数据绘制成图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在接近20s时,温度突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滤纸燃烧 B.除了实验①,其他实验均成功 C.用编号②的酒精溶液实验时,若滤纸紧紧揉成团,最后被烧成灰烬。展开或抖动滤纸可成功完成本实验 D.对比图2曲线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达到一定的浓度 9.如图为模拟可燃粉尘爆炸装置,先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然后用气囊向装置中快速鼓入大量空气,使面粉充满罐体,可观察到爆炸现象(人与该装置保持安全距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鼓入空气可以使面粉剧烈燃烧 B.燃烧的蜡烛提高了面粉的着火点 C.盖上塑料盖是为了形成有限空间 D.面粉加工厂应该贴“严禁烟火”标志 10.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D.室内起火逃生时,用湿抹布捂住口鼻 11.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做到“加强防范,守护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楼房着火时乘电梯逃生 D.更换灯泡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 二、非选择题 12.用下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图中,热水的作用是 。 (2)通入氧气后,观察到 (填“白磷”或“红磷”)燃烧。 (3)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 。 《4.1燃烧与灭火》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D A B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