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3501

6.3二氧化碳的吸热同步练习 (含解析)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9581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二氧化碳,吸热,同步,练习,解析,北京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3二氧化碳的吸热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达到环保目的 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C.将CO2作为资源进一步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 D.氢气是一种清洁高能燃料 2.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一氧化碳 3.下列哪个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A. B. C. D. 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涉及的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A.制备CO2 B.收集CO2 C.干燥CO2 D.证明CO2能溶于水 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Fe3O4 B.COCO2 C.KMnO4O2 D.H2O2H2 6.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B 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同等条件下冰的体积比水大 构成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 D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参与碳循环 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发生变化 A.A B.B C.C D.D 7.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水质监测及自制净水器 自制净水器获得的水为纯净物 B 微型质量“检测站”测空气污染物的含量 是需要检测的空气污染物 C 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低碳”行动的目的是不排放 D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未来燃料要清洁、易调控、热值高 A.A B.B C.C D.D 8.常温下,硫化氢为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可用稀硫酸与硫化亚铁反应制取硫化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硫化氢气体 B.硫化氢气体不可用排水法收集 C.多余的硫化氢气体可排放到大气中 D.实验室制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与用双氧水制氧气相同 9.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测密度 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闻气味 10.下列事实中,能够说明集气瓶里的气体是CO2而不是N2的是 A.将集气瓶放在桌上,瓶中气体是无色的 B.闻集气瓶中的气体,没有气味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D.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11.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它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下图的碳循环示意图(部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动植物的遗骸中含二氧化碳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海洋植物呼吸消耗二氧化碳 D.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的循环 12.某小组同学分别完成了图1 所示的3 个实验(图中a 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图2 中的曲线1, 2,3 分别表示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烧瓶 1, 2, 3 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 B.对比曲线 1 和 2 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对比曲线 1 和 3 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对比曲线 2 和 3 可知,40% NaOH 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二、非选择题 13.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航天科技涉及很多气体制备的知识,与实验室、工业制气体等密切相关。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__(填序号)。 A.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 B.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C.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D.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2)如图为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图甲:简易供氧器图乙:实验室制取氧气图丙:工业制氧气 ①图甲左瓶中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