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4我们的低碳出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倡导“绿色化学”理念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下列说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力发展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弃塑料等 C.提高化工生产中原料的利用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D.露天焚烧垃圾,减少垃圾占地 2.“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热词。下列做法或行为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绿色出行 B.植树造林 C.大力推广燃煤发电 D.使用新能源 3.2024年4月29日,2024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落实双碳行动,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政府主管部门代表、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等与会嘉宾深入交流,共话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共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焚烧垃圾 B.燃煤取暖 C.高炉炼铁 D.步行上学 4.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用于灭火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氧气用于食品防腐 D.稀有气体制成电光源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元素未参加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B.二氧化碳、甲烷、臭氧都是温室气体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动物、植物的遗骸被微生物分解可产生二氧化碳 6.下图为我国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B.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 C.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D.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7.调查家用燃料变迁。顺序为柴草→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柴草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8.我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有效防控养殖业、种植业污染 B.农村废旧电池集中填埋 C.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D.化肥、农药持续减量增效 9.21世纪以来,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求的是 A.将垃圾浇上油焚烧 B.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C.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 D.治理污染点,深埋污染物 10.在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容易发生的是 A. B. C. D. 11.下图是模拟竖炉炼铜的装置,打开止水夹,加热耐高温容器,一段时间后a、b两层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b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层的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一定生成了 C.a层的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一定没有生成 D.澄清石灰水可吸收 二、非选择题 12. 上述两个反应的共同特点:金属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变成 ,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 被夺去的反应,叫作还原反应。 13.木炭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 【知识回顾】教材用右图所示实验介绍这一知识。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3)实验结束时,可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 (写1种)。 【拓展实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结合碳单质的性质,认为碳与氧化铜反应的气体生成了物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一氧化碳。同学们经过思考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已知: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无变化,但遇微量的CO会立即变成蓝色。 (4)实验时观察到装置B中 ,说明生成了CO,验证了小组同学的猜想。 (5)实验开始时,需先通入一会儿氮气再加热,目的是 。 (6)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时,若碳过量就可能产生CO,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CO的原因: 。 (7)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实验装置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是 。 14.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