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岳阳楼记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名作。文章通过对洞庭湖两种不同景色、不同心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全文立志高远,气势磅礴,语言优美,不失为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文章描写的雄伟壮阔、气象万千的洞庭景象,曾使古今多少读者为之倾倒;作者昂扬的激情,豁达的胸怀,又曾让古今多少读者振奋砺志!教学中教师要调动所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观其文、感其情而通其志,进而弘扬传统文化的瑰宝。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文体特点,体会其语言美。 2、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在诵读的基础上,研讨本文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3、注重积累。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积累文中的常用实词,辨析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找出文中的成语、名言警语,探求它们在当代语用中的意义。 4、延伸拓展。在完成拓展练习题基础上,适当扩大阅读范围,并尝试做一些模仿借鉴式的练笔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进而讨论览物情,悲喜观,忧乐观等重点问题。 【教学时间】:3课时 11 岳阳楼记 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释重点词汇、句子的含义。 3、初步感受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胸怀。 【预习任务】: 任务一、资料助读。 1、“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2、作者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岁进士及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3、背景链接。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 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4、岳阳楼相关诗句。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刘禹锡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杜甫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任务二: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正音、解词、识记文学常识。 1、作者 ,字希文,苏州吴县人,_____(朝代) 、 、史学家,死后谥号“ ”。有《 》传世。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填字。 谪守 属予作文 浩浩汤汤 日星隐曜 qiáng 倾楫摧 薄暮冥冥 一碧万qǐng 岸芷 汀 兰 宠辱偕忘 心旷神yí 3、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谪守 (与此意思相同的还有“左迁”“左降”“放”等)锦鳞 增其旧制 大观 去国怀乡 连月不开 浊浪排空 樯倾楫摧 任务三:能准确翻译全文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重点语句。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是进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