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节 物质的量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01 物质的量浓度、质量 分数之间的换算 0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 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请你观察! 下列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是什么? m质 ω= ×100% m液 其他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1.定义: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称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 nB cB= V(aq) nB=cB×V V=nB/cB cB= 溶质B的物质的量(mol) 溶液的体积(L) 3.注意:体积是溶液的,溶质用物质的量表示。 2.表达式: 4.单位: mol/L或(mol·L-1) 5.意义:1 mol/L NaCl溶液表示1 L NaCl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6.简单计算 (1)已知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求其他离子的浓度 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化学组成中的离子个数之比。 (2)已知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将58.5 g NaCl投入1 000 mL水中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2)从200 mL 0.1 mol·L-1盐酸中取出5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1 mol·L-1。( ) (3)0.1 mol·L-1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4)将1 L 2 mol·L-1稀硫酸加水稀释到2 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5)把100 mL 1 mol·L-1 NaCl溶液加水稀释成20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所含的NaCl的物质的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 × √ × √ × 2.将2.86 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则: (1)该溶液的溶质为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从所配溶液中取出10 mL溶液,取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 L-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 Na2CO3 0.01 0.01 1.06×10-2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9.2 mol·L-1 B.100 mL该硫酸的质量是184 g C.取出10 mL该硫酸,取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与原溶液相同 D.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1的硫酸的浓度是 相同的 3.如图是某校化学实验室中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硫酸 化学纯(CP)(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mL-1 质量分数:98% √ c= 1.溶液稀释(或浓缩)有关的计算 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没有发生变化,且反应前后符合质量 守恒。 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浓)·V(浓)=c(稀)·V(稀); 溶液的质量守恒:m(稀)=m(浓)+m(水)。 2.相同溶质两溶液混合 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1V1+c2V2=c(混)·V(混); 溶质的质量不变:m1ω1+m2ω2=m(混)·ω(混)。 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混合后再加水至溶液体积为500 mL,所得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 0.42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主要仪器 托盘天平(分析天平)、烧杯、_____、_____、_____、量筒。 2.容量瓶 玻璃棒 容量瓶 胶头滴管 温度 容积 50 mL、100 mL、250 mL、 500 mL、1 000 mL 查漏 3.配制过程(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的氯化钠溶液为例) 0.1 mol 5.85 g 托盘天平 药匙 5.9 g 玻璃棒 烧杯 100 mL容量瓶 玻璃棒 2~3 容量瓶 1~2 cm 溶液的 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4.溶液配制常出现的误差分析 (1)称量产生误差 ①称量时NaCl固体放在右盘,而砝码放在左盘 ②NaOH放在滤纸上称量(易潮解) ③量浓硫酸(溶质)时俯视 仰视 cB= nB V 若俯视刻度线,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若仰视刻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