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4806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0-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55235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法治,政治,-2025-2026,必修,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怎样坚持党的领导 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 历史传承 法治理论 总目标+原则 三位一体建设 四个基本要求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为什么依法治国 人民当家作主 为什么当家做主 一根三基 国体决定 怎样当家做主 根本保证 基本方式 根本保证 本质特征 法律保障 三者有机统一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治与法治》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单元知识体系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基本要求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我国法治建设历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01 02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03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要求:结合教材P74-P80根据提示用双色笔在教材中圈划出问题答案,并试着快速记忆 法律的产生、本质、作用 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 中华法系的发展史、含义、地位、代表性法典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法的产生、本质、决定性因素、历史类型、基本特征、职能 5.影响法治建设的因素 6.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 自主学习 课标: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观点、我国法治建设成就。 学习难点:法的本质与决定因素。 1.法律的产生: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历史范畴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问题1.法律是人类社会产生就有的吗?法律是永恒存在的吗?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统治 反抗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 私有制 产生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阶级产生 为法的起源提供社会条件 为法的起源提供经济条件 制定监狱、法庭、法律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 为法的起源提供政治条件 注意:1.法律不是人类社会出现而产生的 2.原始社会没有形成法律 问题2.法律维护的是谁的利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 《汉谟拉比法典》 【奴隶主将奴隶伤害致死】 →定刑∶【无罪】 【奴隶不承认主人是自己的主人】→定刑∶【割除双耳】 ①其本质在于为统治阶级服务,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由国家规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 ②这些律法起到了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 3.法律的作用 2.法律的本质 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它既维护公共和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4.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 (1)古代: 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 人治 (2)近代: 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 法治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拓展延伸 区分:人治、法治、法制 联系: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 个人或者少数人因掌握社会公共权力,对社会绝大多数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基础上。 人治 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是动态意义的词,重在治理。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法治 ①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强调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②是静态意义的词,重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