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5076

16.1《赤壁赋》课件(共5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51516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1,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赤壁赋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望”“曾”“徐”三字及次常用字“赋”“危”“将”。 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3.梳理文化常识和理解性默写。 江上泛游,感情由平静到高昂。 1段 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萧声。 2段 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3段 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4段 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5段 概括内容 【记忆导图】 文化常识 (1)赤壁赋 ①“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也就是说,“赋”是直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②汉代时,“赋”成为一种文体。该文体介于_____和_____之间,讲求文采、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颂  赋  比  兴  风  雅 诗  散文 (2)七月既望 既望:过了望日(农历每月_____为望)后的第一天,即农历每月十六日。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每月第一日为“_____”,十五日为“_____”,十六日为“_____”,最后一日为“_____”。 (3)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中国有_____宿之称,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斗和牛都在其中。斗宿,就是_____,勺子状。牛宿,有星六颗,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 北斗七星 十五日 朔  望  既望 晦 二十八 【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 】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 】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 】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积累成语 沧海一粟 正襟危坐 遗世独立 不绝如缕 杯盘狼藉 基础积累  (第1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一、基础夯实 1.解释加颜色的词语 ①属( ) ②横( ) ③纵( ) ④如( ) ⑤凌( ) ⑥万顷( ) ⑦冯( ) ⑧虚( ) ⑨御( ) ⑩羽化( ) 劝请 笼罩,覆盖 放任 往 越过 广阔的江面 同“凭”,乘 太空 驾 飞升成仙 2.理解性默写 ①文中苏轼以精练的笔墨写风平浪静的名句是“_____,_____”,这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②文中写作者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了《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 ③文中描写江面美景,与“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第2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解释加颜色的词语 ①扣( ) ②溯( ) ③渺渺( ) ④倚( ) ⑤和( ) ⑥袅袅( ) ⑦缕( ) 敲 逆流而上 悠远的样子 循,依 同声相应,唱和 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细丝 4.理解性默写 ①文中以“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箫声之美。 ②文中“_____,_____”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箫声的凄冷、幽怨,表达了作者此时内心的感伤。 5.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_____ _____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得分点:舞、泣) (第3段)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