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培优情境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主题情境:我是自然观察家 为激发同学们对自然的探索热情,提升科学观察能力,学校“自然探索社”开展了“我是自然观察家”主题活动。同学们带着好奇心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下许多有趣的发现。让我们一起走进观察世界,感受自然的奇妙吧! 一、观察笔记展评(14分) 小宇观察了校园里的绿萝,写下了观察笔记片段,请你和他一起完善笔记。 1.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6分) 教室窗台上的绿萝长得十分茂盛,叶片层层叠叠,分布得很jūn yún,没有chóng dié的地方,也不留一点儿kòng xì。新生的nèn lǜ叶片裹着茎干,像害羞的小拳头,摸起来格外shū fu。即使放在光线不太yōu liáng的角落,它也能玩强生长。 2. 小宇的笔记中有两个错别字,错误词语是_____和_____,正确写法应为_____、_____(4分) 3.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4分) 绿萝的茎秆(gǎn gān)软软的,顺着窗台边缘倾(qīng qīn)斜生长,遇到支撑物就紧紧缠绕(rào rǎo),一点儿也不胆怯(qiè què),始终努力向上伸展。 二、观察发现分享(14分) 其他同学也分享了观察成果,一起看看他们的发现吧! 1. 萌萌观察了昆虫的“家”,请将昆虫与对应的“家”搭配起来(填序号,4分) 昆虫:①蜜蜂 ②蚂蚁 ③蚯蚓 ④蚕 “家”:A. 洞穴 B. 蜂巢 C. 蚕茧 D. 土壤 搭配:①—( ) ②—( ) ③—( ) ④—( ) 2. 下列每组句子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蜗牛一般在夜间出来活动。 蜗牛都在夜间出来活动。 B.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杈中间。 松鼠的窝大多搭在树杈中间。 C. 昙花的花期大概只有三四个小时。 昙花的花期只有三四个小时。 D. 蜘蛛结网需要消耗很多体力。 蜘蛛结网可能消耗很多体力。 3. 小浩在观察日记中引用了古诗,请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1)不识庐山真面目( ) (2)梅雪争春未肯降( ) (3)骚人阁笔费评章( ) (4)可怜九月初三夜( ) 4. 结合秋天的特点,将谚语填入合适的语境(填序号,4分) ①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②立了秋,把扇丢 ③夏雨少,秋霜早 ④二八月,乱穿衣 (1)刚入秋时,街上有人穿薄外套,有人穿短袖,真是“_____”。 (2)接连下了几场雨,气温明显下降,妈妈说:“‘_____’,该把厚衣服找出来了。” (3)夏天雨水少,爷爷看着天空说:“‘_____’,今年冬天可能会来得早。” (4)立秋过后,天气变凉,爸爸收起了夏天常用的扇子,这真是“_____”。 三、观察方法讨论(16分) 活动中,同学们围绕“如何做好观察”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1. 判断下列关于观察的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 (1)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手摸,多感官感受。( ) (2)观察同一事物时,只需要观察一次,就能记录完整特点。( ) (3)观察记录要准确,需要细致捕捉事物的颜色、形状、动作等细节。( ) 2. 观察需要良好的视力,下列做法能保护视力的是( )(2分) A.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看 B. 读写时保持眼睛与书本30厘米距离 C. 强光下看书 D. 躺着看课外书 3. 古人善于观察自然,写下了许多传世诗句。 代诗人 在《暮江吟》中,用“ , ”将露珠和月亮比作珍珠与弯弓,画面生动;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 , ”两句揭示了“当局者迷”的道理;宋代诗人卢钺在《 》中,“ , ”告诉我们事物各有长短(11分) 四、观察文段品读(26分) 老师分享了两段观察文段,带大家学习如何细致记录观察发现。 (一)爬山虎的脚(节选)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