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部编人教版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2共筑生命家园 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2.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 3.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4.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3.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5.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阅读课本P81-87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课本上圈画出答案。 01 党把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思考:以上材料和图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京新高速全线为保护野生动物迁徙,专门修建了20多条野生动物通道,并开展了荒漠戈壁高速公路建设野生动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在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设计的33条走廊野生动物通道。 当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时 过度开采地下水 造成地面塌陷 过度开采煤矿 煤矿坍塌造成事故 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课堂笔记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 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 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一是适当的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 一个牧场,牧民有两种方案: 你会选择哪种方案?说说理由。 ★★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83-84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P83 《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 讨论: 结合生活经验及教材P83—P84,思考我国是如何“抓保护”、“搞开发”,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求: 全班分成保护和开发两个大组,再以前后两排为小组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小组代表收集意见汇总。 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国家) 坚定目标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基本国策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新发展理念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3、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的重要性和成就 塞罕坝建坝之前 现在的塞罕坝 (1)重要性: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