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7255

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共22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8273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藏露之间见稼轩 辛弃疾 中国人 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基辛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宋代〕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的美誉,与苏轼合称“苏辛”,与同乡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又不乏细腻之处,善化用典故入词。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 他的词主要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谴责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辛弃疾 镇江古名京口,素来是军事重镇,处于抗金前线。 当时韩侂胄把持朝政大权,为巩固个人权位,主张对金用兵,发动北伐。韩侂胄抗金的主张符合辛弃疾收复失地的一贯志愿,但是韩侂胄在军事上准备并不充分,盲目乐观。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览景有感,就自然地倾吐出来。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xū gē bì 辛弃疾 有人评价他的词缺点是好“掉书袋”。 岳飞的孙子岳珂评价此词“用事多”。 对此说法,你是如何看待的? 辛弃疾 孙权 刘裕 廉颇 拓跋焘 刘义隆 上阙 下阙 用了哪些典故?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无法寻觅 孙权的字 英雄人物的流风余韵 歌舞的台榭。榭,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木屋 江山千古依旧,但是无处寻找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了。 歌舞楼台,流风余韵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去。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感叹像孙权这样抵御强敌的英雄,如今再也寻觅不到,将南宋的懦弱与孙权的英勇形成进行对比,悲叹南宋朝廷无英雄能担当起恢复中原大任。既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也借古讽今,表达对南宋朝廷苟安无为 的不满与讽刺。 材料:孙权建都京口,敢于与北方强大的曹操抗衡,并在赤壁之战中获胜,保住基业;孙权不仅守住江东,更开拓疆土,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其功业流芳后世。他是在京口成就辉煌功业的英雄代表。 辛弃疾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的小名 夕阳斜照着荒草杂树,那普通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此居住。想当年,刘裕两次率军北伐,气势磅礴,像猛虎一样威武。 辛弃疾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出身微末却能成就北伐伟业,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理想典范,与辛弃疾出身“归正”(投归正统之人)却饱受猜忌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暗含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对朝廷埋没人才的批判。 材料:刘裕小名“寄奴”,出身贫寒,早年曾居住在京口“寻常巷陌”,后来率领大军两次北伐,先后消灭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气吞万里如虎”,推翻晋朝,建立了南朝宋。 辛弃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刘义隆的年号 元嘉年间,刘义隆草率出兵,妄想像霍去病那样建功,却只落得大败而逃。我南归已过四十三年,现在向北遥望,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年扬州烽火连天的抗金景象。 轻率 登山祭天,以纪功勋 败逃中回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