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 脂肪烃的性质及应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 1. 乙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其中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3 + Cl2 CH3CH2Cl + HCl,该反应属于( ) A. 加成反应 B. 加聚反应 C. 卤代反应 D. 酯化反应 2.下列有机物的用途错误的是( )。 A.聚四氟乙烯常用于制作不粘锅涂层 B.乙烯常用作水果催熟剂 C.9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皮肤消毒杀菌 D.甲烷可以用作燃料 3.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并用原油燃烧生成的煤烟制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通过催化裂化及裂解可得到轻质油和气态烯烃 B. 石油可通过催化重整分离出石油中含有的苯、甲苯 C. 石油可通过减压分馏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 D. 石油主要是由烷烃、烯烃及环烷烃组成的混合物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裂化汽油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 C.蒸馏石油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下 D.裂解石油是工业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 5. 下列有关石油加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所得的馏分是各种单一的烷烃,具有固定的沸点 B.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 C.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是因为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 D.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 6. 下列各物质的沸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丁烷 ②2 甲基丙烷 ③正戊烷 ④2 甲基丁烷 ⑤2,2 二甲基丙烷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 C. ③>④>⑤>①>② D. ②>①>⑤>④>③ 7. 中国南海海域是全球范围内石油储量与可开采储量较丰富、开采潜力较大的地方,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 B.石油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 D.石油分馏所得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 8.某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可能是( )。 A.2,2-二甲基-3-丁炔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9.有机化合物A的键线式结构为,有机化合物B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有机化合物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化合物A,名称为2,2,3,4—四甲基戊烷 B.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9H20 C.有机化合物A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 D.有机化合物B的结构可能有4种,其中一种名称为2,3,4,4—四甲基—2—戊烯 10.下列有关螺[3,4]辛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8H16 B.一氯代物有 4 种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面 D.与 2-甲基-3-庚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11.下列关于烯烃和烷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烷烃则不能 B.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能的两倍,因此乙烯比乙烷稳定 C.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只能形成一种分子(),而所有烷烃分子之间都不会发生聚合反应 D.丙烷在光照下可以与发生取代反应,而丙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与发生取代反应 12.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烷烃称为桥环烷烃,二环[1.1.0]丁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环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 C4H10至少需要2 mol H2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B. nCH2=CHCl C. D.+9O26CO2+H2O 14.用石油和煤可以得到有机化工生产中需要的众多原料,例如由石油得到的乙烯和由煤得到的苯制聚苯乙烯,生产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CH2===CH2+―→ ② ③ A. 通过裂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