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8256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302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月月,答案,试卷,政治,东营市
  • cover
河南省利津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培根曾说,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里采集原料,消化这些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蜜蜂酿蜜”的哲学寓意是( ) A.感性认识是正确的,因为它来源于实践 B.理性认识是可靠的,因为它把握住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将感性认识深化为理性认识,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2.1954年,“春运”二字首次出现在媒体上,大家坐着绿皮火车,慢慢“颠”回家乡。70年过去,人们乘坐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多样,路途的时间越来越短。导航技术的成熟发展为自驾出行保驾护航,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开车出门“兜兜风”。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实践水平的提升 ④改变人的思想观念能够变革社会现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随着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法》新修订后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法律包括总则、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查、法律责任、附则五章。其目的是健全完善反不正当竞争规则制度,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更好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表明( ) ①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 ②认识发展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 ③实践的需要推动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马克思说过:“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很多时候,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真理是“对包含着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而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这表明( )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中往往包含着错误的内容 ③真理具有条件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真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围绕青海玛多扎陵湖畔那方“昆仑石刻”所掀起的学术讨论,持续发酵,各种见解或针锋相对,或互为烛照,不断激荡出新的火花。观照中华文明,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到朱熹与陆九渊理学与心学的鹅湖之辩,再到1978年那场为改革开放奏响了理论先声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学术争鸣成就了无数学术思想繁荣时期。由此可见,学术争鸣( ) ①推动谬误不断趋近于真理 ②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能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思想先导 ④能将不同观点加以比较和对照进而检验观点是否正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每至岁末,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如期而至: 我们要继续努力,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我们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2015年)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2022年) 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一年来,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大家的获得感又充实了许多。(2025年) 从中可以读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迁 ④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勤劳的中国人民响应号召,投身社会生产建设,修建基础设施,支援边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