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突破练13 文言实词的理解与积累运用 一、(2025·八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试指“之”“无”二字,能不误。(作者自注:具乐天与予书。)始既言,读书勤敏,与他儿异。五六岁识声韵,十五志诗赋,二十七举进士。贞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由是《求玄珠》《斩白蛇》等赋,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矣。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之名,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①,衔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作者自注: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予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②。”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刺会稽,因得尽征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节选自《元稹集》卷五十一) [注] ①模勒:仿照原样雕刻。②微之:元稹字微之,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正确的答案标号。(3分) 贞元A末B进C士尚驰D竞E不尚文F就中G六籍H尤摈落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骚》,文中指《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 B.会,恰巧、适逢,与《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会”意思相同。 C.“召而问之”与《论语·学而》中“学而时习之”的“而”用法不相同。 D.刺,指担任州刺史或郡守,与《屈原列传》中“以刺世事”的“刺”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自小聪慧,与一般儿童不一样,刚开始学说话时,就能明确无误地分辨出“之”与“无”字,后来他在给元稹的书信中曾经提到过这一细节。 B.礼部侍郎高郢开始用儒家经典来决定录取或黜退,白居易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所创作的《求玄珠》《斩白蛇》等赋在新进士中广泛流传。 C.由白居易、元稹所引领的新诗风十分流行,时人纷纷仿效,称之为“元和诗”,扬、越等地常常有人雕版印制元、白二人的诗作,并叫卖于市井之中。 D.元稹在会稽时亲自收集并编辑了白居易的作品,共成五十卷,因为考虑到次年皇帝要把年号改为“长庆”,就把这部作品集命名为《白氏长庆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4分) (2)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4分) 5.根据材料,说说在元稹看来“叙文之要”应包含哪些内容。(3分) 二、(2024·河北石家庄质检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2分) 材料一 叔向见韩宣子①,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