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9558

4.1.1人类家园的水(课件 24张PPT+教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714738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1.1,人类,家园,课件,24张,PPT+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类家园中的水》一课时教案 一、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 1.核心概念 地球与宇宙:水圈是地球四大圈层之一;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 生命与健康:水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健康饮水直接影响个体发育与疾病预防。 2.跨学科概念 系统与模型(把地球-大气-陆地-生命抽象为“水循环-水平衡”系统) 量值与尺度(全球水量 km →人体日需水量 L) 稳定与变化(水循环各环节动态平衡与打破) 二、教学目标 维度 目标内容 科学观念 说出地球水资源总量及淡水占比;描述水循环7环节;列举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科学思维 能用“系统图”分析某区域缺水原因;能用比例尺估算家庭日用水量。 探究实践 完成“简易水循环模型”操作与观测;完成“一日饮水记录”并评价健康指数。 态度责任 认识节水、爱水、护水的公民责任;愿意在社区科普“健康饮水要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循环过程、环节与动力;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健康饮水科学依据。 难点:水循环各环节的能量转换;水循环的内因、外因。 四、教学准备 器材:水循环演示箱(加热池、冷凝板、风扇)、全球水资源分布立体图、中国水资源AR地图、一次性杯子、电子秤。 资源:水循环3D动画、南水北调纪录片30s、健康饮水漫画。 学生:任务单、一日饮水记录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器材:水循环演示箱(加热池、冷凝板、风扇)、全球水资源分布立体图、中国水资源 AR 地图、TDS 水质笔、一次性杯子、电子秤。 资源:水循环动画、南水北调纪录片、健康饮水漫画。 学生:任务单、一日饮水记录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播放 水循环动画→定格提问:地球为何被称为“蓝色星球”?学生答“水多” 设计意图:震撼视觉。 2全球分布 展示关系图:海水 97.5%、淡水2.5%→可用人均仅0.3% 用活动感知地球上可用淡水少:取三只大矿泉水桶,总注水量确保50L以上,以此来代表地球上水的总量;取5只大烧杯,在烧杯上分别贴上河流水、湖泊淡水、地下淡水、冰川水、陆地咸水的标签;据图4.1-1,计算桶中的水该如何分配。 分析哪些水体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 了解一地区一段时间内的水资源:降水量和同期蒸发量的差值。水循环越活跃,该区域的水资源就相对越丰富。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的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内陆和沙漠地区就比较贫乏。 设计意图:操作实验,直观感知 3 世界水资源分布 通过计算六大洲的平均年径流和人均年径流,了解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 中国分布地图:南多北少、夏多冬少→ 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和西北地区,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引汉济渭等区域性调水:以解决局部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 修建水库和蓄水工程: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加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的治理,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引出南水北调 图片加视频,了解三条线路和意义 设计意图:国情教育 4水循环模型 演示:加热→蒸发→冷凝→降水→径流→风扇吹送 观测并填图→标出环节 设计意图:模型建构 5环节与动力 动画:太阳能→潜热→重力→驱动循环 口述能量来源 设计意图:能量视角 6人体与水 了解水对人生命活动的作用 记录一日饮水量→评价 给出健康饮水的建议 要点(量、时、温、质、速、具) 写1条改进措施 设计意图:责任内化 7节水行动 计算:刷牙关水10秒可省6L→一月省多少? 写节水口号贴“水滴墙” 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