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性监测 地理试卷 2025.10 本试卷共8页,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试证号填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相符。 2.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满、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作答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他区域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 4.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作答,线条、符号等须加粗、加黑。 5.考生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日12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成功将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图1为“卫星发射时摄像头连续拍摄的景观图”。据此回答1~3题。 1.卫星发射时,酒泉地方时约 A.10: 40 B.11: 00 C.12: 00 D.12: 40 2.该日,酒泉正午太阳高度约 B.42° C.52° D.62° 3.拍摄过程中,景观图中物体影子移向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第1页(共8页) 海水的性质影响着人类活动。图2为“大西洋8月表层海水性质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海水性质极大值的分布纬度由低到高排序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5.曲线③表示 A.温度 B.密度 C.盐度 D.深度 图3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自然带Ⅲ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寒带苔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7.右图虚线框内区域的地势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中间高,东西低 D.中间低,东西高 第2页(共8页) 土壤有机碳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此地常受台风影响。图4为“该保护区内某样地地形及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cm)有机碳密度(单位: 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与山谷相比,样地中山脊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 A.更高,因山脊海拔高 B.更高,因山脊受台风影响大 C.更低,因山脊植被少 D.更低,因山脊水土流失严重 9.该地森林固碳能力比我国长白山更强,主要因为该地 A.水热条件更好 B.人类干扰更小 C.水源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图5为“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地层分布示意图”,图中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据此回答10~12题。 10.与山坡堆积物相比,冲积扇堆积物中砾石 A.分选性差,磨圆度低 B.分选性差,磨圆度高 C.分选性好,磨圆度低 D.分选性好,磨圆度高 11.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主要来源于 A.冲积平原 B.冲积扇 C.山坡 D.山顶 12.冲积平原水分条件较好,从水循环角度看,主要因为 A.降水多 B.蒸发强 C.下渗弱 D.植被多 第3页 (共8页) 桥楼殿坐落在太行山东部一处坚硬的石英岩悬崖之间,因其建在一座石拱桥上而得名。古人在修建桥楼殿时,就地取材,在适当季节,将大量枯枝、禾草与水冻结成结实的、顶部为拱形的支柱,在拱形支柱上用条石架设拱桥,然后在拱桥上建设了这座巧夺天工的宏伟楼殿。图6为“桥楼殿景观”,据此回答13~14题。 13.推测古人修建石拱桥利用的主要自然条件 A.夏季多雨,水资源丰富 B.冬季寒冷,利于水冻结成支柱 C.石英岩质地软,易加工 D.植被茂密,枯枝、禾草等充足 14.桥楼殿建在石拱桥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