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9881

第11课 五四运动 课件(17张PPT)

日期:2025-10-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43139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1课,五四运动,课件,1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1课 五四运动 核心素养目标 1.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意义。(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认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性质、意义,知道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深刻领会“五四精神” 的内涵,理解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背景 “国之所以不昌,在于民智未开也…改造中国,首先要改造中国人的思想,提高中国人的素质,造就一代新人。 ”--陈独秀 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洋务运动失败 (西方技术) 戊戌变法的失败 (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民主共和制)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口号: 阅读教材P64-65,回答下列问题。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蔡元培等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民主、科学 二.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阅读教材P65-66,回答下列问题 三.主要内容 (1)思想革命: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化 李大钊发表《孔子与宪法》等文,历数尊孔与宪法性质相悖之处,反对定孔教为国教。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阅读教材P65-66,回答下列问题。 三.主要内容 (2)提倡民主与科学(口号/旗帜) ,反对专制和愚昧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 ★民主: 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民主制度、民主思想。 ★科学: 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阅读教材P65-66,回答下列问题。 三.主要内容 (3)文学革命: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白话文)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四.评价 材料一: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 ———《上海妇女志》 材料二:这一次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其尖锐彻底的程度、所向无前的气势,远远超过辛亥革命时期。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北大青年们最早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而走在队伍最前列的,正是新文化运动的拥护者傅斯年、罗家伦等人。 材料四:“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 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具有片面性 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五四运动的爆发 一.背景 清理战场 法国的中国劳工墓地 1914年-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期间,约14万中国劳工远赴欧洲战场,为“协约国”贡献苦与力。 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