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上)七年级地理月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2024年10月15日,我国提出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太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 B.地球是月球的卫星 C.与地球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2.如果经过长期探索,没有在地月系中发现生命迹象和宜居的星球,下一步要前往的天体系统应该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下列关于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提升科技实力 B.探索科学前沿 C.增强国际影响力 D.追逐商业利益 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天圆地方 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③卫星照片 ④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 A.④①②③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5.下面对地球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B.地球平均半径为4万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为6371千米 D.地球赤道周长为5.1亿千米 6.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是( ) A.日食现象 B.月食现象 C.船驶来先看到桅杆 D.站得高,看得远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常用的工具。制作简易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仪上的重要信息。据此完成7-8题。 7.在制作地球仪时,选择最能表现地球形状的物品是( ) A.鸡蛋 B.乒乓球 C.橄榄球 D.羽毛球 8.在制作地球仪时,操作正确的是( ) A.铁丝穿过球体表示地轴,并垂直于水平面 B.在球面上地轴穿过的南、北两点分别标注90°S和90°N C.在球面上绘出若干条半圆弧线表示纬线 D.在球面上绘出0°经线作为南北半球分界线 北京时间2025年3月30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图1示意我国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图,图2示意地球公转图,读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9.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大约为( ) A.20°N,110°E B.20°S,110°E C.20°N,110°W D.20°S,110°W 10.我国其余航天发射场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 A.酒泉(40°N,110°E) B.太原(39°S,100°E) C.西昌(19°N,111°E) D.西昌(28°N,102°E) 11.发射当天,地球运行的位置位于图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发射当天,淄博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打更是中国古代的夜间报时制度,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一年中不同季节夜间时间长短不同,所以“更时”也有长短。据此完成13-15题。 对应五更 打更词 一更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二更 夜色已深,闭门入睡 三更 夜色深重,睡眠正酣 四更 鸡鸣狗盗,多加防备 五更 日夜交替,人渐苏醒 13.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约( ) 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6小时 14一年中,“更时”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成语“三更半夜”大概指的是( ) A.16:00-18:00 B.19:00-21:00 C.23:00-次日1:00 D.4:00-6:00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16~17题。 16.某地以东位于西半球,以西位于东半球,以南位于南半球,以北位于北半球,则该地位于图中(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7.图中丁地位于丙地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025年6月21日是夏至,北京市某中学进行了日影的观测活动。下图为当日同学们观测活动的照片。据此完成23-25题。 18.同学们发现,一天内日影长度的变化为( ) A.越来越短 B.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