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1857

7《荷叶·母亲》课件(共42张ppt)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90685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荷叶·母亲,课件,4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荷叶·母亲》 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丨丨冰心 一、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冰心,知晓《荷叶·母亲》的创作背景及文体特点。 梳理文章结构,品析等诗化语言,概括风雨中荷叶护莲的事件脉络,体会母亲保护子女的深层情感。 理解借物喻人手法,能准确指出诗中荷叶与母亲的对应关系,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 会感恩母爱的情感,培养珍视亲情的人生态度。 1 3 2 4 (一)【导语设计】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看到这雨中荷叶护莲的画面,你们能联想到什么?在生活中,有没有谁像这荷叶一样,为我们遮风挡雨,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荷叶 母亲》,去探寻作者在这荷叶与莲花之间寄托的深情。 1、作家简介 二、教学过程 冰心 (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宣扬“爱的哲学”。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1、作家简介 (二)【背景介绍】 1、作家简介 二、教学过程 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很少的几位的女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在没有看到《飞鸟集》之前,冰心初期的诗作只是平时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整理成为两本诗集《繁星》《春水》。 1、作家简介 (二)【背景介绍】 1、作家简介 二、教学过程 《荷叶.母亲》是作者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就好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样,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散文诗。 2、写作背景 (二)【背景介绍】 1、作家简介 二、教学过程 ①正音:并蒂(dì)花瑞(ruì) 姊妹(zǐ) 菡萏(hàn dàn) 1、字词积累 (三)【整体感知】 徘徊(pái huái) 攲斜(qī ) 梗(gěng) 荫蔽(yīn) 1、作家简介 二、教学过程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 3 自然段):写作者回忆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引出下文对雨中莲花的描写。 第二部分(第 4 - 6 自然段):细致描写雨中红莲在荷叶庇护下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 7 - 9 自然段):作者由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爱,点明主题,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2、内容概览 (三)【整体感知】 1、作家简介 二、教学过程 (四)【文本探究】 ① 阅读课文第二段,“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四蒂的,都是红莲。”有什么作用? 要求:1.默读时用“ ”标出的时间词(八年之久),用“○”圈出转折词(如“但”)。 2.用一句话概括段落内容(例:“写作者多年未见莲花,突然想起故乡红莲”) 思考:这段属于顺叙/插叙?依据是什么? “四蒂红莲”的描写对后文有何影响?。 1、作家简介 二、教学过程 (四)【文本探究】 ① 阅读课文第二段,“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四蒂的,都是红莲。”有什么作用? 插叙,由眼前的莲花触景生情,引起对往事的回忆,两缸莲花是宁静生活中跃出的一朵浪花,新奇、引人注目。由眼前的莲花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为下文的对往事的回忆做铺垫。 1、作家简介 二、教学过程 (四)【文本探究】 ② 课文第三段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祖父的话暗示了什么? 思考:为什么祖父会提到三姐妹? 1、作家简介 二、教学过程 (四)【文本探究】 ② 课文第三段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