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第5课时 身体的“联络员”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科学·教科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上学期 单元 四 健康生活 课题 第5课时 身体的“联络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明神经系统的作用,掌握保护神经系统的方法。 2.学生能完成乒乓球游戏,理解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过程。 3.学生树立神经系统保护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核心素养 1.科学观念:理解神经系统作为身体“联络员”的信息传递功能。 2.科学思维:通过游戏分析神经系统工作逻辑,培养推理能力。 3.探究实践:能完成乒乓球游戏,描述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过程。 4.态度责任:树立神经系统保护意识,养成科学用眼、健康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作用,完成乒乓球游戏探究。 2.教学难点:准确描述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过程,掌握保护神经系统的科学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 【设计意图】以教材“聚焦”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学生被刺的生活体验,激发探究神经系统工作原理的兴趣,明确本节课探究方向。 活动:展示教材中“身体的‘联络员’”主题图片。 老师提问:“当我们的手被仙人掌刺扎到时,会有什么反应?我们是怎样感知外界刺激并发出指令的?今天我们一起探究《身体的“联络员”》。”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乒乓球游戏探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教材“探索”板块的乒乓球游戏,直观感受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过程,为理解其工作原理奠定实践基础。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同学们,按照教材要求,两人一组玩接乒乓球游戏,反复练习接球,命中率有所提高吗?” 学生游戏后回答:“练习后命中率提高了……” 老师继续提问:“增大两人之间的距离,命中率有什么变化?在这个游戏中,我们的脑与神经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距离远了命中率降低,脑指挥身体接球……” 2.任务小结 通过乒乓球游戏,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过程,对神经系统在感知刺激、传递指令中的作用有了初步感知,为后续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积累了实践经验。 学习任务二:了解身体的联络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资料”和“神经传递示意图”,理解人体感知外界刺激并做出反应的过程,明确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人体能感知各种环境刺激,当受到刺激时,信息是怎样传递的呢?结合教材的神经传递示意图说说。” 学生结合资料回答:“外界刺激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老师举例提问:“比如突然被强光照射,眼睛会迅速闭上,这个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强光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发出指令,传出神经让眼睛闭上……” 2.任务小结 同学们结合资料和示意图,理解了人体感知外界刺激并做出反应的过程,明确了神经系统中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的协同工作机制,对“联络员”的功能有了清晰认识。 学习任务三:研讨与神经系统保护 【设计意图】紧扣教材“研讨”板块,引导学生明确神经系统的作用、游戏中技能提高的原因,掌握保护神经系统的方法,培养健康意识。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学生回答:“接受刺激→传入神经传递→神经中枢处理→传出神经指令→做出反应……” 老师提问:“游戏中,反复练习接球,成功率提高了,这是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为保护神经系统,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回答:“练习让神经系统反应更灵敏;要保持正确坐姿、保护好脑和脊髓……” 2.任务小结 通过研讨,同学们明确了神经系统处理刺激的步骤,知道了练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同时掌握了保护神经系统的方法,如保持正确坐姿、避免脑部和脊髓受伤等,树立了保护意识。 三、课堂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