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2444

第6课 磁铁的妙用教案 苏教版(表格版)

日期:2025-11-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182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6课,铁的,妙用,教案,苏教版,表格
  • cover
6《磁铁的妙用》教案 【核心概念】 3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与要求】 3.2电磁相互作用 ③列举常用的不同形状的磁铁。 ④知道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能准确说出磁铁在常见磁性物品中利用磁铁特性的工作原理。 2.科学思维 (1)能结合实例推理 “磁铁特性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解释小甲虫 “爬树” 与隔物吸铁特性的关联。 3.探究实践 (1)完成玩磁铁玩具并标注磁铁与吸附物位置任务。 (2)动手制作 “会爬树的磁铁小甲虫”,测试其爬行效果并调整。 4.态度责任 (1)积极参与协作,倾听、尊重他人观点,养成良好团队合作与交流习惯。 (2)树立科学使用磁铁的责任意识,践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磁性物品的工作原理。 难点:设计制作会“爬树”的“甲虫”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会“爬树”的“甲虫”。 分组材料:一些磁铁玩具、磁铁、线绳、空心管、铁质玩具甲虫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ppt:2、3】 1.回顾:磁铁就像一位魔法师,“他”有哪些魔法? 2.揭示主题:正是磁铁的“魔法”,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 预设:磁铁能直接吸引铁和镍等物体;磁铁能隔一段距离吸引铁质物体;还能隔着一些较薄的材料吸引铁质物体。 通过回顾,使学生再次认识到磁铁的特性,并引出磁铁与人们的密切关系,激发探究兴趣。 玩具中的磁铁 【ppt:4-8】 1.准备磁铁玩具:提问:你玩过这些玩具吗?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 2.出示任务:玩一玩这些玩具,并在教材上用红笔标出或指出磁铁位置,用黑笔标出或指出吸附物位置。 3.与学生共同指出这些玩具磁铁和吸附物的位置:①钓鱼玩具的鱼竿下端装有磁铁,而要钓的小鱼身体里,藏有铁制零件。当拿着鱼竿,让鱼竿上的磁铁靠近小鱼时,磁铁的吸引力会抓住小鱼里的铁质部分,从而把小鱼从盆里钓起来。 ②迷宫里的小珠子能跟着磁棒走,是因为磁棒带有磁铁,小珠子含铁制品。当磁棒在迷宫轨道的外侧移动时,磁铁吸引小珠子中铁,使得小珠子在轨道里随着磁棒的移动而同步移动。 ③画板内部有铁粉,画笔里装着磁铁。当画笔在画板画画时,画笔里的磁铁会产生吸引力,把画板内部的铁粉吸到面板上。从而在画板上显示出彩色的线条或图案。 分享三种玩具的玩法。 ①拿起钓鱼竿,将鱼竿下端靠近小鱼。 ②用绿色磁棒在迷宫的轨道外侧推动,让轨 道内的彩色小珠子跟着磁棒的移动在迷宫轨道里行走。 ③用画笔在画板的面板上绘画。画完后擦除,重新创作新的图案。 边玩边探索磁铁玩具的秘密:磁铁玩具是利用磁铁能吸铁的特点设计的。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提供动手解析磁铁玩具原理和动手自制磁铁玩具的机会,让学生直观感受磁铁的妙用,增强学生对磁性原理实际应用的认知。 会“爬树”的甲虫 【ppt:9—14】 1.出示甲虫爬树的图片,问:我们能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会“爬树”的甲虫? 2.引导学生利用球形磁铁、玩具甲虫、棉线、空心管等材料自主设计制作。 3.鼓励学生演示自己的作品。 4.小结甲虫爬树的原理:当管心内侧磁铁移动时,外侧铁质玩具甲虫会被内侧磁铁牵引,沿着空心管表面跟随移动。 交流讨论。 观看教材上的实验方法。 分组制作。 通过 “甲虫爬树”实验,让学生直观感知磁铁特性、锻炼动手与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激发科学兴趣,增强成就感与探索勇气。 生活中的磁铁 【ppt:15—21】 1.出示图片提问:生活中这些磁性物品是怎么工作的?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集体研讨: ①擦窗器:由相互吸住的两块磁铁夹住玻璃,使一边的擦窗布带动另一边同步移动。 ②门吸:门上各装有含磁铁零件,当门靠近时,磁性产生吸力将门固定。 ③手机支架:支架上有磁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