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3407

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共3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688879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字 号 称号 朝代 诗派 爱好 诗风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 唐代 浪漫主义诗人 饮酒、赏月、作诗、漫游 飘逸奔放、雄奇壮丽 (701年—762年) 读书与蜀中游历期(5岁-25岁):饱读诗书,24岁出游 壮游与求仕期(26岁-42岁):李白不屑参加科举,希望通过漫游求得引荐的机会。 长安三年入仕期(42岁-44岁):天宝元年经人推荐,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后因自恃太高,受排挤,赐金放还。 再次游历期(44岁-55岁):离开长安,再次漫游,广结好友,热衷于求仙访道。 安史之乱期(55岁-62岁):安史乱后,白隐居庐山。后做了永王李璘的幕僚。肃宗以逆反镇压永王,白以“附逆”罪长流夜郎。玄宗还都,大赦天下,得还。62 岁,死于当涂,一说患腐胁疾而死,一说是因醉入水捞月而死。 壹 初识文本 解题: 古诗体式,属歌行体。 写诗赠给留住在此地的朋友。 梦中游历,说明所写内容非真实。 天姥山,在今天的浙江新昌的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 留别: 梦游: 天姥: 吟: 该诗的另一个标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全诗是通过记叙“梦游天姥”的经历,来“留(诗)(赠)别(东鲁诸公)”。 海客谈瀛(yínɡ)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mǔ),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脚著(zhuó)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yǐ)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yīn )岩泉,栗(lì)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dàn)兮生烟。 字词过关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fēi),訇(hōnɡ)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luán)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jì)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jiē)。惟觉(jiào)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qí )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字词过关 整体把握 1.思考:这首诗是围绕着哪个字来写的? 梦 2.本文围绕“梦”写了哪些内容? 梦 梦游之由(起)——— 叙述 梦游之景(见)——— 描写 梦游之感(叹)——— 议论、抒情 贰 深入研读———梦由 深入研读———梦由 特点: 神秘、高大、险峻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时可以看见。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手法: 对比、夸张 作用: 为下文的梦游作铺垫 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什么要从瀛洲写起? ①写天姥山的神秘飘渺。 ②“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却步,而天姥的“或(有时)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以瀛洲来衬托天姥。 ③勾起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深入研读———梦由 何为衬托? 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 正衬 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eg: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 反衬 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eg: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 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