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短歌行 曹操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人蕴含的情感 3.学习诗中运用的手法 学习目标 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见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第一》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诗眼 诗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感情? 忧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 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合作探究 诗人为何而忧?这些忧愁是怎样表达的?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一忧:人生短暂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设问。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 第一层 意象:朝露、杜康 “朝露”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驱车上东门》)。 “杜康”,即酒。中国诗人自古就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1)解愁忘忧: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写作者孤单的心情。 (2)借酒怡情: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酒中可见其过人的豪气;“会须一饮三百杯”“金樽清酒斗十千”表现李白酒后的豪放浪漫,激情澎湃。 (3)送友饯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离别时的愁绪满怀。 (4)书写人生,感叹现实: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表达了人们对美满团圆的追求和愿望。李益的“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是历经世事回首往昔的独酌,凄凉感慨,恍然如梦。陆游的“红酥手,黄藤酒”写的是作者的无奈,愤恨。 由此可见,中国的诗酒文化源远流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用典。《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对贤才的渴求;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对贤才的礼遇,尊重人才。 ② 借代。以青青子衿代指贤才。 第二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用“明月”比喻贤才,将贤才喻为明月,并通过想象,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二忧:求贤难得 第三层 思考: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 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因为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一“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