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书桌巧美化》教学设计 课题 《书桌巧美化》 单元 四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源自“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改造书桌”这一真实生活任务为情境,将平面装饰(纹样、色彩、拼贴)与立体收纳(笔筒、挂袋、收纳盒)整合,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创意—物化—评价”的完整设计流程。在课程价值上,融入生活场景、学习场景即学生每天使用的书桌,问题真实、任务驱动;集融美术(造型·色彩·材质)、劳动(测量·裁剪·粘贴)、数学(比例·对称)于一体;引导学生在“送给自己的学习礼物”中培养爱自己、爱劳动、爱家人的情感。对应新课标主题思想,引导学生能发现身边物品的使用不便,提出改进思路,运用形状、色彩、材料进行简易设计,体验“功能—美观—情感”的统一。 4.文化理解:了解“文房清供”“案头雅玩”传统,知道“整洁—雅致”是中国书斋文化的一部分,体会“设计服务自己、也服务家人”的意义。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图示期”向“写实期”过渡阶段,形象思维主导,渴望“像设计师一样”被成人认可;但同时动手能力发展不均衡,部分学生已能安全使用剪刀、打孔器等简单工具。在已有经验上,学生们之前已学过一些内容,能运用重复纹样、冷暖色对比;综合实践方面也已在数学课测量过课桌长、宽、高;信息认知方面,大部分学生会在Pad上浏览图片,能拍摄并简单标注。学习差异有:女生偏好贴画、纸胶带装饰;男生更愿做“机关”“滑轨”等结构,宜分组互补;存在的可能障碍是部分学生容易只重“好看”忽视“好用”,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有实用价值的创作。 重点 把“我想要”的审美需求转化为“我能够”的材料语言。 难点 作品同时解决美观、实用、安全三个需求。 材料准备 教材,PPT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你的书桌长什么样?学生分享作答教师提问:是乱糟糟的,还是整整齐齐?你希望它变成什么样?学生思考展示两张对比图:一张杂乱的书桌一张整洁、有装饰的书桌提问: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相互交流作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互相交流作答 利用图片情境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1.互动讲解A.让书桌变美的“小魔法”内容:(四个点分别配图一张)放一盆小植物 贴上自己的画 用收纳盒整理文具 挂上可爱的小挂袋 B.设计步骤构思草图:参考多层书架插画,画出布局与功能分区材料准备:贴纸、绿植、收纳盒、照片框等常用美化材料C.让书桌“好看”的秘密色彩:温暖的色调让人开心(如粉色、浅蓝)形状:圆形收纳盒更柔和,方形更整齐小技巧:统一风格不乱搭D.设计理念美观设计:弯曲桌腿书桌草图,独特造型展现创意实用设计:带挂书袋书桌草图,增加收纳空间2.艺术欣赏可先进行草图的绘制,后期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书桌一角对于书桌上的物品,不要求刻画地过于完美,但需要让看画人一眼看出是什么物品。也可以整体刻画书房的一角,但需要对所呈现的空间和布局进行精确地比例计算。让我们一起绘制一张属于自己梦想中的书桌吧3.实践练习按照以下步骤,动手改造你的书桌观察与诊断:仔细观察自己书桌的现状,找出凌乱、不便或不满意的地方。构思与规划:结合之前的灵感与设计步骤,在纸上绘制出你的书桌改造草图。执行与优化:动手改造,并在过程中注重美观性与实用性的平衡与结合。展示部分学生作品4.知识拓展古人追捧的清供有哪些?文房清供是在笔墨纸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古代历史上,笔墨纸砚的出现很早。笔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彩陶上已有使用笔的痕迹。太湖石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