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6717

【精品解析】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基础版)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746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分层,基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1,练习,上册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基础版) 一、单选题 1.喜迎党的二十大,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D.歌声总是以的速度向外传播 【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ABC. 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故ABC正确不合题意; D.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15℃空气中歌声约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BC.根据对声音产生、传播的知识判断; D.根据声速的知识分析判断。 2.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因为(  ) A.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没有产生振动· B.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振动很微弱,声音太小听不到 C.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有振动产生,但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D.以上原因都不是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太空陨石撞击月球时,会振动产生声音,而太空中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太空中没有空气,是真空的,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听不到声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国庆节期间,小明随父母去爬山,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大约还有多远呢 小明想到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听一下回声,用手机上的秒表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5 s,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那么他到山崖的距离大约是(  ) A.510 m B.255 m C.340 m D.1020 m 【答案】B 【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解答】人发出声音,听到回声,两声的时间间隔为1.5s,根据回声的特点可知,根据到山崖的距离为0.75s,根据速度公式可计算人到山崖的距离大约是 s=0.75s×340m/s=255m。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回声的相关计算,回声的应用:物体发出声音经过物体,反射声音传回人耳,此过程经过的路程为声源到物体距离的2倍。 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用不同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B.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到发麻 C.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抽出其中的空气 D.吹一细管,并将细管不断剪短,听其声音的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证明,需要将传声介质排除干净,试验步骤为将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将玻璃罩的空气,观察声音的响度,发现声音响度逐渐降低,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 ①② 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说明声音的产生需要振动;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说明两次振动的频率不同,即声音的音调不同 ;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所以声音的传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