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7814

3.2熔化和凝固 教材知识梳理 课时练习(含答案)2025--2026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24】

日期:2025-11-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7233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人教,物理,学期,八年级,2025--2026年
  • cover
3.2熔化和凝固 教材知识梳理 课时练习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①_____态、②_____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的概念: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作物态变化. 知识点2 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③_____变成④_____的过程叫作熔化,从⑤_____变成⑥_____的过程叫作凝固. 初状态 末状态 举例 熔化 ⑦_____ ⑧_____ 冰雪消融、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棍儿一会儿化了 凝固 ⑨_____ ⑩_____ 水结成冰、铁水冷却后变成铁块 知识点3 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定义 熔化过程中尽管被不断加热,温度却保持 _____ 有 _____的熔化温度 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举例 冰、海波、各种金属 石蜡、松香、玻璃 2.熔点、凝固点: _____熔化时的温度叫作熔点;液体 _____形成晶体时也有固定的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作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熔化和凝固图像 熔化 凝固 晶体 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图像 知识点4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熔化 凝固 吸放热 _____ _____ 发生条件 (晶体) (1)温度达到熔点 (2)持续吸热 (1)温度 _____ (2)持续放热 应用 利用冰块熔化吸热来保鲜食品;利用冰袋可以为病人降温 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来防止菜的温度降得太低,以便更好地保存蔬菜 实验 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与记录】 1.实验装置 2.实验主要仪器及作用 (1)温度计(测量物质的温度) (2)秒表(测量加热时间) (3)搅拌棒(通过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 (4)陶土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3.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1)选用较小的固体颗粒(a.受热更均匀;b.固体与温度计液泡充分接触,测温更准确) (2)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①_____) (3)水浴法加热的优点(a.使固体颗粒受热均匀;b.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4)烧杯中水量的要求(需要浸没试管中装有的固体) (5)试管插入水中的位置要求(a.不能接触到烧杯底部和侧壁;b.烧杯中的水面超过试管中的固体) 【交流与小结】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图像(先描点,再用平滑的线连接) 5.实验现象及温度-时间图像解读 (1)确定熔点、熔化时间[加热过程中有一段时间(t1~t2)温度不变,此温度即为②_____;熔化时间为t2-t1] (2)判断是否为晶体(③_____为晶体,无固定熔化温度为非晶体) 6.水量不宜过多的原因(避免加热时间过长) 7.烧杯口“白气”的形成原因(由水蒸气遇冷④_____形成的小水珠) 8.冰熔化后继续加热,试管内水不会沸腾的原因(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没有温度差,⑤_____吸热) 实验结论: (1)晶体⑥_____固定熔点,非晶体⑦_____固定熔点. (2)晶体熔化时要⑧_____热量,但温度⑨_____. (3)非晶体熔化时要⑩_____热量,温度 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点答案 ①固 ②液 ③固态 ④液态 ⑤液态 ⑥固态 ⑦固态 ⑧液态 ⑨液态 ⑩固态 不变 固定 晶体 凝固 相同 吸热 放热 达到凝固点 实验 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答案 ①自下而上 ②熔点 ③有固定熔化温度 ④液化 ⑤不能持续 ⑥有 ⑦没有 ⑧吸收 ⑨保持不变 ⑩吸收 不断升高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的现象与特点  01  知识点组卷网,总分 1.物态变化 概  念: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和_____,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_____. 2.熔化和凝固 熔  化:物质从_____变成_____的过程叫熔化. 注  意:“熔化”和“溶化”是不同的,“熔化”是一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而“溶化”是表示一些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例如糖溶于水变成糖水. 凝  固:物质从_____变成_____的过程叫凝固. 晶体与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