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汽化和液化 教材知识梳理 课时练习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知识点1 汽化与液化的概念 物态变化 初状态 末状态 举例 汽化 ①_____ ②_____ 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 液化 ③_____ ④_____ 露珠、白气 知识点2 沸腾 1.概念:沸腾是液体⑤_____和⑥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作⑦_____,不同液体的⑧_____不同,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⑨_____. 3.沸腾条件:温度达到沸点、持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 知识点3 蒸发 1.概念: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⑩_____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 _____. (2)液体表面积:表面积越 _____,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流动越 _____,蒸发越快. 3.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 4.蒸发的应用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从周围的物体(或自身)吸热,使周围物体(或自身)的温度降低,即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例如向路面洒水降温. 5.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 _____现象,都吸收热量 不同点 发生部位 液体 _____ 液体内部和表面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温度变化 周围温度降低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知识点4 液化 1.液化的两种方式 (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如:露水的形成、雾的形成等. (2)压缩体积:在一定的温度下, _____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如:液化天然气、液氢等. 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实验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与记录】 1.实验装置 2.实验主要仪器及作用 (1)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秒表(测量加热时间) (3)陶土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4)覆盖硬纸板(减少热量损失、缩短加热时间) (5)硬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①_____) 3.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实验安装装置时,应根据酒精灯的②_____确定下方铁圈的高度,并③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组装其他器材;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不要碰到④_____. 4.验证水沸腾需要吸热的方法(水正在沸腾时撤去酒精灯,稍等一会儿,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 【交流与小结】 5.从现象判断水是否沸腾(沸腾前:如图甲,气泡较少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沸腾时:如图乙,产生⑤_____且在上升过程中⑥_____. 6.根据实验数据确定沸点(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⑦_____时对应的温度) 7.分析实验数据,画温度-时间图像(先描点,再用平滑的线连接) 8.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1)用初温较高的水 (2)减少水量(水需淹没温度计的玻璃泡) (3)更换热源等 9.烧杯口处“白气”与烧杯壁水珠的成因(水蒸气遇冷⑧_____形成的) 10.测出水的沸点低于100 ℃的可能原因(当地大气压⑨_____一标准大气压) 11.撤去酒精灯,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陶土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从陶土网继续吸热) 12.各小组用同一实验装置测得的加热至沸腾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或初始温度不同) 13.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的原因(水蒸气液化放出较多的热量) 实验结论: 水在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水在沸腾后,温度⑩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点答案 ①液态 ②气态 ③气态 ④液态 ⑤内部 ⑥表面 ⑦沸点 ⑧沸点 ⑨吸热 ⑩汽化 快 大 快 汽化 表面 压缩 实验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答案 ①使烧杯内外气压相同 ②外焰 ③自下而上 ④容器壁和容器底 ⑤大量气泡 ⑥不断变大 ⑦保持不变 ⑧液化 ⑨低于 ⑩保持不变 课时练习 第1课时 汽化 01 知识点
组卷网,总分 1.汽化 定 义:汽化是指物质从_____态转化为_____态的过程. 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