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7935

3.3 课时3 硝酸的性质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课件(共26张PPT) 2025-2026学年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339351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化学,高中,2019,科版,学年
  • cover
1.结合真实情境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硝酸的主要性质,认识硝酸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2.结合真实情境,认识硫、氮的化合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酸雨及防治。 劳厄和弗兰克,曾获得1914年和1925年的物理学奖,德国纳粹政府要没收他们的诺贝尔奖牌,他们辗转来到丹麦,请求丹麦同行、1922年物理学奖得主玻尔帮忙保存。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丹麦,受人之托的玻尔急得团团转。同在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匈牙利化学家赫维西(1943年化学奖得主)帮他想了个好主意:将奖牌放入“王水” 中,纯金奖牌便溶解了。玻尔于是将溶液瓶放在实验室架子上,来搜查的纳粹士兵果然没有发现这一秘密。战争结束后,溶液瓶里的黄金被还原后送到斯德哥尔摩,按当年的模子重新铸造,于1949年完璧归赵。 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金、铂等溶解。 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为1∶3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王水 3体积浓盐酸与1体积浓硝酸的混合物叫做王 水,它的氧化能力更强,可以把不溶于硝酸的金(Au )和 铂(Pt )溶解。 帮你记忆 V(浓HCl ) : V(浓HNO3 ) = 3 : 1 一、硝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颜色 挥发性 气味 状态 溶解性 密度 无色 刺激性气味 比水大 与水任意比例互溶 液体 易挥发 熔点:-42℃ 沸点:83℃ 密度:1.50g/cm3 质量分数为69%的硝酸为浓硝酸 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 用硝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可以制取HNO3吗? 2NaNO3+H2SO4(浓) 2HNO3↑+Na2SO4 高沸制低沸 2.化学性质 ①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这是为什么? ②久置的浓硝酸为什么呈黄色? ③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预测另一种产物是什么? 浓硝酸受热或见光易分解 4HNO3 4NO2↑+O2↑+2H2O 受热或光照 通常保存在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4NO2+O2+2H2O==4HNO3 向浓硝酸中通入O2 ,可以消除其黄色。 预测依据 酸的通性 从物质类别和氮元素的化合价两个角度,预测硝酸的化学性质。 强氧化性 HNO3 = H++NO3- 稀硝酸和浓硝酸都有强氧化性 由于HNO3中的N +5价,处在最高价 氧化性强弱:浓HNO3>稀HNO3 (1)酸性 硝酸是一元强酸,电离方程式:HNO3?????????????H++NO3- ? 与指示剂显色 与金属反应 与碱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与弱酸盐反应 硝酸 稀硝酸使蓝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浓硝酸使蓝色石蕊溶液先变红(酸性)后褪色(强氧化性)。 生成H2? 如NaOH H+ + OH- = H2O 如CuO 2H+ + CuO = Cu2+ + H2O 如Na2CO3 2H+ + CO32- = H2O + CO2↑ 铜与浓硝酸反应现象: 铜与稀硝酸反应现象: 反应剧烈,铜丝逐渐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 Cu +4HNO3(浓) === Cu(NO3)2 + 2NO2↑+2 H2O 反应较慢,铜丝逐渐溶解,产生无色气体,溶液逐渐变蓝色 3Cu +8HNO3(稀) === 3Cu(NO3)2 +2NO↑+4 H2O 思考:这两个反应中体现了硝酸的 性(酸性、氧化性、还原性) 酸性、氧化 (2)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 【思考】足量的Cu中加入少量的浓硝酸 , 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 (3) 反应停止后,如果在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盐酸,会出现什么情况? (1) 一开始是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2) 随着反应进行,硝酸由浓变稀,则发生: 溶液中存在NO3-,它遇到H+后,会继续氧化铜。 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 硝酸的强氧化性的实质是NO3-在酸性(H+)条件下体现出来的 铁、铝与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会发生钝化现象。 常温下,为什么铁和浓硝酸不继续反应? 试着写出少量/过量Fe粉分别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 Fe + 4HNO3(稀) = Fe(NO3)3 + NO↑+ 2H2O 3Fe + 8HNO3(稀) = 3Fe(NO3)2 + 2NO↑+ 4H2O 铁粉少量: 铁粉过量: 加热时: Fe+6HNO3(浓) === Fe(NO3)3+3NO2↑+3H2O △ Al + 6HNO3(浓) === Al(NO3)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