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8263

第3章 第2节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 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11-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61203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化学,高中
    第2节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有机物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可推出的结论是该有机物属于烃 B.某有机物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可推出的结论是该有机物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 C.某有机物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通过测定有机物、CO2和H2O的质量,可确定该有机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甲烷在同系物中含碳量最高,因而是清洁能源 2.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仪处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则该有机化合物可能是(  ) A.C2H5OH B. C.CH3CH2CH2COOH D. 3.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己烯和己烷 C.用水鉴别乙醇、溴苯和甲苯 D.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 4.有机化合物甲能发生银镜反应,甲催化加氢还原为乙,1 mol 乙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22.4 L H2(标准状况),据此推断乙一定不是(  ) A.CH2OH—CH2OH B.CH2OH—CHOH—CH3 C.HOOC—COOH D.HOOCCH2CH2OH 5.下列各组物质,最适宜使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区分的是(  ) A.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 B.1-丙醇(CH3CH2CH2OH)、1-丁醇 (CH3CH2CH2CH2OH) C.苯()、甲苯() D.1-丁醇(CH3CH2CH2CH2OH)、 1-溴丁烷(CH3CH2CH2CH2Br) 6.已知9.0 g某有机化合物与足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9.0 g,碱石灰增重17.6 g,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C4H10 B.C4H10O2 C.C2H6O D.C2H5O 7.现有一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则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CH3CH2CH3 B.CH3CH2CH2OH C. D.CH3CH2CHO 8.烃R的质谱图如图,经测定数据表明,分子中除含苯环外不再含有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只有两个侧链,其中一个是—C2H5,符合此条件的烃R的结构有(  ) A.6种 B.9种 C.12种 D.15种 9.一定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后,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经过滤可得沉淀10 g,但称量滤液时,其质量只减少2.9 g,则此有机化合物不可能是(  ) A.乙烷 B.乙烯 C.乙醇 D.乙二醇 10.某化合物的结构式(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下: 该有机物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单位是ppm)。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8种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键线式中的Et代表的基团为—CH3 D.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0O4 11.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以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含量:取4.6 g某烃的含氧衍生物样品A置于氧气流中,用氧化铜做催化剂,在760 ℃左右样品A全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a增重5.4 g,装置b增重 8.8 g。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a、b中依次盛放的试剂可以为无水氯化钙和碱石灰 B.由实验数据只能确定A的最简式,无法确定A的分子式 C.开始加热前、停止加热后均需通入一段时间O2 D.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法能确定A的结构式 12.将2.3 g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2.7 g H2O;测得其质谱图和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 B.该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C.丙酸的核磁共振氢谱与该有机物完全相同 D.该有机物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确定一种从煤中提取的液态烃X的结构,对其进行如下探究。 步骤一:这种碳氢化合物蒸气通过热的氧化铜(催化剂),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再用装有无水氯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吸收管完全吸收。2.12 g有机化合物X的蒸气被氧化产生7.04 g二氧化碳和1.80 g水。 步骤二:通过仪器分析得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步骤三:用核磁共振仪测出X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其面积之比为2∶3,如图Ⅰ。 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