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8682

写作指导:议论文结构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6207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写作,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 . 议论文普通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引论(凤头)—本论(猪肚) — 结论(豹尾) 整体结构布局:总———分———总 并列式 递进式 第4页 议论文常用的几种结构方式: 3、对照式:即把一种事物(意思和观点)同另一种事物对比,以突出一种事物(意思和观点)的正确性,多用正反对照。 2、递进式:即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 (层进式) 1、并列式:也称平行式结构,即几个分论点或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并列排列的。 .    引论  (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本论   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  (照应全文) 并列 并列式结构模式 . 引论(引出中心论点) 分论点1(是什么)+论据 本论 分论点2(为什么)+论据 分论点3(怎么做)+论据 结论(总结上文,突出中心论点) . 递进式结构模式 递进 引论(提出论点) 论点+论据(事实、理论) 小结 本论 对照 论点+论据(事实、理论) 小结 结论(评析照应) . 对照式结构模式 议论的结构有很多,但简单典型、适合于平时写作训练的就是两种。1、三段论式(并列式),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论证中心论点)———解决问题。2、递进式结构,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例文一(并列式结构)稳中求胜  蜀国计谋依赖孔明,勇猛依靠关张,却以刘备为王;梁山用计谋的有吴用,用法术的有公孙,武艺高超者更是好汉如云,却以宋江为首。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刘备做事敦厚,宋江为人沉稳。由此可见:为人沉稳,才能稳中求胜。那么沉稳从何而来呢?沉稳从志向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最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所以有远大的志向,心胸便能沉稳下来。沉稳从苦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大事。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沉稳从无欲而来。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玄奘为普渡众生,抛除私欲去印度取经,终成正果;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成名相。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宋江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愿我们拥有一颗大山一样的沉稳之心,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变出靓丽的人生色彩。【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才能稳中求胜”之后,便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沉稳从志向而来,沉稳从苦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三个分论点,形成并列。文中提到的人物如宋江、刘备、孔明、林则徐、楚霸王等,均为人所熟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古典诗文如《过秦论》、《阿房宫赋》等名句“信手拈来”,运用得十分熨帖。例文二(递进式结构)谈坚持人们都希望实现自己长久的理想,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因为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挥洒,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不到长城不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