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探 钟扬 界 者” 以声传情,遇见时代楷模 ———朗读里的“探界者”钟扬 一、教学目标 了解钟扬的主要事迹、人生追求和成就,理解其执着于科学事业的原因、价值和意义,把握“探界者”的内涵 分析作者选择材料的角度,以及所选材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理解作者选材立意的高妙,把握人物通讯的特点 品读语言,体会细节描写、人物语言的表达效果,感受质朴简洁的语言特点 01 02 03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以往我们学习的课文,大多为流传千古的名家名篇,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一篇于2018年3月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的人物通讯,它的作者是一位90后记者。这篇人物通讯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能够在多如繁星的文章中脱颖而出载入教材? 二、教学过程 (二)【背景介绍】 1、人物简介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二、教学过程 (二)【背景介绍】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中国青年报记者叶雨婷发表于2018年的一篇通讯,是为了纪念在2017年9月25日去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逝世的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西藏大学教授钟扬。他当时仅53岁,他不幸离世的消息令学界深感悲痛。他的一生虽短暂却充实,他的事迹具有很强的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现在就让我们走近钟扬,了解他的生活,学习他的事迹,品悟他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三)【整体感知】 拟南芥 jiè 第一届 jiè 黄冈 ɡānɡ 毛坯房 pī 愧疚 jiù 屋脊 jǐ 撰写 zhuàn 奇葩 pā 负荷 hè 1、字词积累 二、教学过程 (三)【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种子达人”):介绍了钟扬作为植物学家的主要事迹和成就。采种子对于钟扬来说,是一件乐事。为此,他辞职来到复旦大学,十几年如一日地深入西藏采集种子,生活条件之简陋、高原反应之强烈和他对“种子事业”热情之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只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梦———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方舟”。 2、内容概览 课文开头从植物拟南芥的珍贵、研究价值及发现,引出执着的研究者钟扬,进而以钟扬的多重身份总结其“探界”的人生追求和成就,并从三个方面对其事迹进行报道。 二、教学过程 (三)【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接盘’导师”):通过钟扬接收转导师的学生、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规划、答应接收一直考不上的学生、从少数民族招学生并帮助他们补课等事迹,介绍了钟扬作为教育专家的责任和担当。在钟扬眼里,学生就跟他深爱的种子一样,都很宝贵,而他的研究思想和精神也在学生的脑中生根发芽,逐渐变为现实。 2、内容概览 课文开头从植物拟南芥的珍贵、研究价值及发现,引出执着的研究者钟扬,进而以钟扬的多重身份总结其“探界”的人生追求和成就,并从三个方面对其事迹进行报道。 二、教学过程 (三)【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生命延续”):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诠释了钟扬生命的意义———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 2、内容概览 课文开头从植物拟南芥的珍贵、研究价值及发现,引出执着的研究者钟扬,进而以钟扬的多重身份总结其“探界”的人生追求和成就,并从三个方面对其事迹进行报道。 二、教学过程 (四)【文本探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