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1270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及干细胞技术(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日期:2025-11-0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25622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技术,第二章,生物技术,必修,选择性,2019
    第2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及干细胞技术 知识点一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质膜的流动性 B.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多核细胞 C.常用的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场诱导等 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2.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为40,其浆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0,二者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细胞DNA分子数为80 B.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至少涉及两次筛选 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等技术 D.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经细胞融合后,仅考虑细胞两两融合情况会有三种融合细胞类型 3.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血浆中CD14水平会升高。利用小鼠制备抗CD14单克隆抗体,能够用于CD14的检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复将CD14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灭活的病毒是唯一能诱导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的因素 C.诱导融合后获得的杂交细胞都可以产生抗CD14抗体 D.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CO2以维持培养液中pH 4.(2024·南京高二质检)甘草酸是中药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了快速检测甘草酸,科研人员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了抗甘草酸的单克隆抗体,其基本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注射相应抗原后应立即从小鼠脾脏中提取细胞甲 B.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 C.过程③④的筛选方法相同,细胞丙、丁遗传物质相同 D.过程⑤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进行,细胞丁都可大量增殖 知识点二 干细胞技术及其应用 5.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的细胞,医学家们正在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一些顽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利用干细胞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再生出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C.同一生物个体中,神经细胞与干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 D.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可将其分为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 6.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的干细胞(MSC),如图为MSC分裂、分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细胞(MSC)属于全能干细胞 B.干细胞(MSC)属于多能干细胞 C.干细胞(MSC)属于单能干细胞 D.干细胞(MSC)属于胚胎干细胞 7.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目的之一是获得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的可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部分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HAT培养基是一种添加了氨基蝶呤(A)、次黄嘌呤(H)和胸腺嘧啶核苷(T)的选择培养基。DNA合成的两条途径如图2所示,氨基蝶呤(A)能阻断其中的全合成途径。B淋巴细胞内有两条DNA合成途径,但增殖能力有限;骨髓瘤细胞仅具有全合成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导融合前需要先用胃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骨髓瘤细胞 B.图1中两种自身融合细胞不能在HAT培养基中存活的原因不同 C.经HAT培养基筛选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都能产生所需的特定抗体 D.若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则放入HAT培养基之前有全合成途径的融合细胞有2种 8.(多选)为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丢失的问题,研究者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获得“染色体核型稳定”的EBV转化细胞。EBV转化细胞能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丢失可能会导致合成的抗体减少 B.HAT培养基筛选能去除骨髓瘤细胞和自身融合的骨髓瘤细胞 C.Oua筛选能去除EBV转化细胞和自身融合的EBV转化细胞 D.图示筛选获得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