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章末复习 本章重点实验专练 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连起来的硬纸板,且可绕ON转动,在纸板E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C 【实验器材】 (1)为了完成实验,除图中的器材外,还应添加的一个测量仪器是_____。 【设计方案】 (2)让激光笔射出的光_____可折叠纸板投射到平面镜上,利用_____确定发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的位置关系。 量角器 沿 纸板 【实验操作】 (3)实验前,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应将纸板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 (4)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时针方向转动。 垂直 顺 (5)如图乙所示,将纸板F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 (6)若将纸板E、F(连同激光笔)绕底边同时向后倾斜,如图丙所示,此时在纸板F上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束_____(填“存在”或“消失”),ON_____(填“是”或“不是”)法线。 同一平面内 不能 存在 不是 【分析论证】 (7)移动激光笔,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得到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不妥之处是_____。要使结论具有普遍性,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多次实验。 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实验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8)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_____(填“AO”或“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的。 OA 可逆 【交流评估】 (9)实验时,为了保证我们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光线,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_____(填“光滑”或“粗糙”)。 (10)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实验时应在较_____(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粗糙 暗 【迁移创新】 (11)小宏开始实验,将纸板F翻折到与纸板E在同一平面时,在纸板F上却看不见反射光束,原因可能是_____。 硬纸板没有竖直立在平面镜上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小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实验室有如图甲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可供选择,蜡烛应选用_____,成像光学仪器应选用_____,组装成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均填字母符号) A、B F 【实验器材】 (1)除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 【设计方案】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光的_____现象。 (3)参照图乙放置器材并进行实验,探究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及像与物的_____关系。 刻度尺 反射 位置 【实验操作】 (4)下面是他实验中的几个操作,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 a.点燃一支小蜡烛A,竖直地立在玻璃板前面。将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动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记下蜡烛A和B的位置; c.移去玻璃板、蜡烛A、B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d.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立一块玻璃板,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dabc (5)把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我们在蜡烛_____(填“A”或“B”)一侧可以观察到蜡烛B好像也在燃烧。 (6)当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竖直放置一光屏,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 A 虚 【分析论证】 (7)如图丙所示是某小组同学多次进行实验,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