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1798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1)习题课件(共9份打包)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

日期:2025-10-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65515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9份,科版,学年,2025-2026,打包
    (课件网) 第四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知识要点】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1)提出问题:进行100 m赛跑的同学的速度有没有变化? (2)猜想与假设:_____。 进行100 m赛跑的同学的速度有变化 (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若干名同学为一实验组,组长一名,再分成若干队,发记录表格纸,依次站到各自计时位置:20 m处、40 m处、60 m处、80 m处、100 m处各一人。每人在自己表格中分别记录此段的路程和时间。老师发令,测试的1名同学跑出的同时,5名计时员同时按表开始计时。当跑步的同学依次跑过每个计时员面前时,各计时员立即停表,并把时间记录在表格的相应栏中。各人按下面表格内的要求,算出对应的各段平均速度,填入表格中。 路程 0~20 m 20~40 m 40~60 m 60~80 m 80~100 m 所用时t/s 平均速度 v/(m·s-1)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根据实验设计操作和记录。在收集实验数据时,应操作_____,实事求是,具有_____的科学态度。 (5)分析与论证:从实验数据分析,先计算出每通过20 m的路程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由此来判断运动员在100 m赛跑的过程中,各段速度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那么运动员做的是_____运动。 (6)评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①全程平均速度,速度最快的是哪段路程?②计时是否准确?计算是否无误?填表是否正确?③实验是否认真负责,善于配合,有团队意识? (7)交流与合作:准确表达,尊重他人。 规范 严谨客观 变速 【随堂巩固】 如图所示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大”或“小”)。其目的是_____(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由实验可得: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做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小 增长 变速 【易错警示】 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不要忘记估读,计算平均速度时要看清时间和路程的单位,注意路程和时间的对应性。 【易错判断】 1.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大。( ) 2.在测量小车到达斜面中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出小车前半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 3.测量小车在斜面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时,可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 ) × × × 【课堂笔记】(对规律、方法、重点、易错等进行补充)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原创题)如图甲所示,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的原理是v=_____。 (2)在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大”或“小”)。 (3)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cm,时间tAB=_____ 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m/s。 (4)由实验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 小 40.0 2 0.2 加速 (5)物体的运动常常用图像来描述,图乙中能较好地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填“A”或“B”)。 (6)实验中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为了减小由此带来的误差,请你简要设计方案:_____ _____。 (7)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填“>”“<”或“=”)v2。 B 小 在B处放置金属挡板,听到撞击声,立即停止计时 < 特殊方法测量平均速度 2.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 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小球的运动是_____运动。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小球实际运动路程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