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2379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459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答案,试题,语文,月月,学期
    2025-202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要把培养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人才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加多样的教育需求。二是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要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核心素养培育,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是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培养人才是教育的基本职能,而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衡量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准。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四是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要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学校安全风险,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改革添动力、增活力,让广大教师潜心育人、大胆探索,让广大学生朝气蓬勃、追逐梦想。五是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由我国历史、文化、国情决定的,是我们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经验。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要把握世界教育强国的共性特征和规律,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更好服务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如期建成教育强国,任务艰巨、时不我待。我们要以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以百舸争流的奋斗姿态,戮力同心、锐意进取,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摘自习近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作出全面系统部署。我们要坚持实干为先,锚定国家重大战略急需,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遵循教育强国是教育整体实力强和服务现代化建设支撑力、引领力强的双重逻辑,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助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根据高校功能定位、实际贡献、特色优势,构建差异化评价体系,完善资源配置和制度保障。加快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突出分类施策,对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短期需求激增的学科专业重点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对于面向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需求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学科专业适度超前布局,对于人才需求相对稳定的学科专业注重更新内涵、提高质量。建好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深入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以重大任务为牵引,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再创新。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推进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