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推进党的纪检体制改革到实施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冲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说明( ) A.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冲破思想束缚是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 2.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考察幸福生活的基点。现实的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首先是有需要的人,有追求的人。同时,创造幸福“不是随性所欲地”,“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是( ) A.要切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C.不仅要造福中国人民,也要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D.既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 3.下图为2016~2023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及占比 注: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占消费总量比重从2016年的19.1%提高到2023年的26.4%。 由此可以推断出( ) ①我国能源资源丰富,能满足能源消费的需求 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③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利用 ④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持续提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一直以来,我国高铁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随着高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需求也日益增加。杭温高铁一期采用“建设—拥有—运营—移交”模式运作,由民营资产控股建设,运营期间,政府将让渡全部收益,并与社会资本方风险共担;运营期满后,项目再移交给政府。这一模式( ) A.增加了民营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占比 B.推进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与名企融合 C.旨在优化国企管理体制,推动布局优化 D.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5.某镇人大会议“大会问政”现场,12名镇人大代表围绕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生态环境等主题,向与会的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连续发问。 参会人员耐心解答,并给出应对措施和工作计划。材料说明( ) A.我国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B.人大代表联络机制进一步健全 C.地方人大监督地方政府的运行 D.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6.某市司法局依托“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深度调研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采取站点交流、团建活动、线上问卷等多种方式,为他们定制专属“普法套餐”,送去“法律知识大礼包”,构建全方位普法网络。该局的做法( ) A.坚持司法为民,切实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 B.切实推动了法治建设,不断彰显法治温度 C.推进了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人民法制观念 D.融法、理、情于一体,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7.情绪价值正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为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各类商家抓住风口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情绪疗愈商品,如各式各样的解压玩具,在线陪唠嗑的“树洞倾听”服务……通过敏锐洞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激发其购买意愿。商家的这种行为( ) A.看到了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着重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握住了主流 C.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D.体现了人为事物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前提 8.以二分法构建坐标是性格测试中的一种方法(见图),这种方法对于区分性格的内向外向一目了然,降低了社交的时间成本。不过,放大性格测试所带来的人格标签潜藏着自我固化和群体极化的风险,毕竟人是不断变化的,任何性格测试都不能提供一劳永逸的人生答案,材料中对二分法构建坐标的认识启示我们( ) A.要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B.要坚持内向与外向的对立统一 C.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D.要看到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