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下图为3月23日①②③④四地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长,白色部分表示昼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2.此时①②③④四地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江苏南部一中学生在住宅附近甲地先后记录了冬季P、Q两个不同日期的日落方位(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Q日相比,P日该地( ) A.日落方位更加偏南 B.昼夜时长相差较小 C.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D.日出时间较晚 4.当Q日日落时,全球昼夜分布最接近下图中的(阴影代表黑夜)( ) A. B. C. D. 我国古代历法将地球绕日公转的规律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相结合,将一年分为24份,并给每一份都取了专有名称,合成二十四节气。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泉州市立秋后的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B.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C.日落时间越来越晚 D.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6.对于我国北方的城市来说,下列各组节气中,正午时旗杆影子长度最接近的是( ) A.清明、惊蛰 B.立冬、立春 C.小雪、小寒 D.雨水、处暑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⑤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岩石中,花岗岩属于( ) A.甲类岩石 B.乙类岩石 C.丙类岩石 D.丁类岩石 8.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外力作用 B.①—喷出作用 C.③—高温熔化 D.④—地壳下沉 9.下列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岩石表面一般具有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结构示意图,C-O3代表不同地质年代地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甲地构造地貌为(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11.图中断层形成于( ) A.C地层之后 B.地层之前 C.S3地层之后 D.地层之前 下图为某日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 ) A.P地吹偏北风,风力大于Q地 B.PQ两地纬度相同,天气状况相似 C.M地为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D.N地风力较小,未来可能被暖锋控制 13.下列与P地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 A. B. C. D. 下图示意6月份中纬度地区正在发生的某一天气系统,虚线表示天气系统的边界,实线a、b表示天气系统中气压和温度性质变化较为剧烈的地区。该天气系统以1km/h的速度在旋转移动,甲、乙为图示区域的两个聚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天气系统为( ) A.南半球的高气压 B.南半球的低气压 C.北半球的高气压 D.北半球的低气压 15.a、b两条线附近( ) A.越往中心,气压值越高 B.a线南侧气温高于北侧 C.a线表示高压脊 D.b线表示低压槽 16.未来1小时( ) A.甲聚落气温持续下降 B.乙聚落降温较明显 C.甲聚落天气一直晴朗 D.乙聚落为晴好天气 二、综合题 17.在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其中OE⊥AC。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表示北方的是 ,O点的纬度是 。 (2)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点16分,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的经度是 ,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是 。 (3)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