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4008

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物质的分类 胶体(课件 讲义)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9次 大小:16137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必修,2019,人教,化学,高中
    (课件网)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时1 物质的分类 胶体 目 标 导 航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1. 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 2. 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3. 理解胶体概念及丁达尔效应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2)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  ) (3)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4) CaCO3属于难溶于水的含氧酸盐(  ) (5) 溶于水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6) NH4Cl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类(  ) (7) 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属于溶液,云、雾、烟属于胶体(  ) (8) 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 概 念 辨 析 × × × √ × × × √ 纲要笔记 物质的分类 1 [要点提醒] (1) 由氧元素形成单质有_____,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_____ _____,磷元素形成的单质有_____;这些物质之间互为_____。 (2) 一定条件下,O2可以转化为O3,该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氧气、臭氧等 金刚石、 石墨、C60等 白磷、红磷等 同素异形体 化学变化 1. 基本概念 概念 定义 举例 单质 由同种_____组成的纯净物 氧气、氢气、铁、水银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_____的化合物 CO2、SO2、CuO、Fe2O3、H2O 酸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_____是H+的_____ H2SO4、HNO3、CH3COOH、H2SiO3 碱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_____是OH-的_____ NaOH、Ca(OH)2、Ba(OH)2、NH3·H2O 盐 由金属阳离子(或NH)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_____ NaCl、NaNO3、NH4Cl、CuSO4 有机物 含_____的_____(CO、CO2和含碳酸根离子等的化合物除外) 甲烷(CH4)、乙醇(C2H5OH)、 乙酸(CH3COOH)、蛋白质 元素 氧元素 全部 化合物 全部 化合物 化合物 碳元素 化合物 2. 氧化物的分类 (1) 按组成元素分类 (2) 按性质分类 [要点提醒] (1)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3)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但是金属氧化物)。 (4)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为不成盐氧化物)。 1.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如图所示: 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_____。 2. 丁达尔效应 (1) 定义: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2) 用途:可用于鉴别溶液和胶体。如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胶体 2 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 3. 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 (1) 反应原理:_____。 (2) 实验步骤:向_____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停止加热。 [要点提醒] (1) 要使用蒸馏水不用自来水:自来水含有其他杂质离子,易生成Fe(OH)3沉淀。 (2) 不能将FeCl3饱和溶液直接倒入沸水中:过量的FeCl3会使Fe(OH)3胶体聚沉。 (3) 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搅拌会使Fe(OH)3胶体聚沉形成沉淀。 (4) 不能长时间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长时间加热也会形成沉淀。 沸水 红褐色 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类型 溶液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___ nm _____ nm >_____ nm 分散质粒子 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或单个高分子 大量分子聚成的固体颗粒 大量分子聚成的液滴 外部特点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沉淀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层 1 1~100 100 分散系类型 溶液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性质 稳定性 稳定 介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有无丁达尔效应 无 有 无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豆浆、牛奶、墨水 泥浆水、石灰乳 油水混合物 常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