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4429

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B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36555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语文,图片,试卷,考试,TOP
    2027届高二年级T0P二十名校十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B卷)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荀子曾‘三为祭酒’便是其中一例”错,荀子曾“三为祭酒”证明的是稷下学宫是由学者治校的机构,荀 子“三为祭酒”应该不是先生自主组织任命的,而是齐国国君任命的。) 2.A(“文章将‘四君子’养士与吕不韦养士进行对比论证”错,这里不是对比论证,是举例论证。) 3.①官办高等学府②“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③学术研究与政治实践(每空1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符 合语段意思、表达准确流畅酌情给分) 4.①抵达前:学者带领数名弟子筹备游学,明确前往稷下寻师论学的目标;②抵达后:受到稷下学宫的热情 欢迎与精心安置,获得优厚待遇;③在学宫:学者可自主招生讲学,与其他学派展开辩论,弟子则可自由寻 师求学;④离开时:会得到稷下学宫以礼相送及重金馈赠。(每点1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 给分) 5.①从文本看,稷下学宫“喜议政事”是基本功能,稷下先生“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可独立自由发 表政治见解甚至批判反对意见,为齐国政治提供思路。②从诸子百家特点看,儒家的仁政、法家的法治、 道家的无为等思想,均关乎治国理政,稷下学宫汇聚各派学者,可形成多元政治智慧供齐国统治者参考, 符合智库特质。(每点3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B(“文本一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农妇骑驴的干练姿态”错,文本一在描写农妇骑驴的干练姿态时没有运用夸 张手法。) 7.D(“与前文对延安窑洞、市场等的写实描写形成割裂反差”错,前文对窑洞、市场等的写实描写,是作者对 延安的直观观察;结尾的情思则是基于这些观察产生的内心感触,二者是“观察一感悟”的有机延续,而非 “割裂反差”。) 8.(1)细节描写:对延安窑洞的细致描绘,直观呈现了延安依山而居的地域特色与简朴的居住环境;(2)对比 手法:①以晋北窑洞反衬延安窑洞的“规模大”,表现延安军民聚居景象;②将礼堂中的梁和柱和重庆职校 礼堂中的梁和柱进行对比,突出延安会堂建筑务实的特点;③将岷江上游山的光秃惨象,对比延安山顶带 有青绿色,流露对延安治理的认可。(细节描写1分,对比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 情给分) 9.①政治层面:政府与民众关系融洽,如“拥军公约”体现军民互助;存在“意见箱”等民主形式,让民众能参 与监督、表达意见,呼应了毛泽东所说的“民主”新路。②社会层面:社会风气健康向上,街道整洁,无“游 手闲荡的人”和“面带烟容而颓唐的人”;民众气色红润、精神饱满,展现出积极的精神状态。③经济与民 生层面:经济有活力,既有“过檝行”“联合木器厂”等实业,也有妇女合作社等群众经济组织;政府服务周 到,民众能自主建设房屋,生活有保障。(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BDF(原句标点为: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11.B(B项,“安天下之民”中的“安”是安定的意思,“静而后能安”中的“安”是性情安和的意思,二者意思不 同。C项,前者表转折,后者表假设。D项,“若火之始然”中的“然”,同“燃”,燃烧的意思。) 12.B(“即要求文王不向百姓征收赋税”错,“无取于民”是指不掠取民众利益,不是不收赋税的意思。) 13.(1)按剑怒视,说道:‘他怎么敢阻挡我呢!'这种匹夫之勇,是只能抵挡住一个人(的小勇)。(“恶”“敌”各 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 (2)就像同船渡河,渡过河就一同获利,船沉了就一起遭遇祸害。(“济”“害”各1分,句意2分) 14.①文王之“勇”是以“安天下之民”为目标,为道义与民生主动担当的外在行动。②《论语〉十二章》“勇者 不惧”中的“勇”,侧重个体内在的道德坚守,指坚守仁、义等准则,内心坦荡,故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