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4734

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13 物质的量浓度(课件 讲义)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1-1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0次 大小:26572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必修,2019,人教,化学,高中
    (课件网)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三节 物质的量 课时13 物质的量浓度 目 标 导 航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1.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 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计算 3. 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实验操作;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误差分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将58.5 g NaCl溶于1 L水形成1 mol/L NaCl溶液(  ) (2) 0.5 mol/L稀硫酸溶液中c(H+)=1.0 mol/L(  ) (3) 25.0 g CuSO4·5H2O溶于7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0%(  ) (4) 将1 mol Na2O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  ) (5) 将11.2 L HCl气体通入水中配成0.5 L溶液,得到1 mol/L盐酸(  ) (6) 1 L 0.5 mol/L CaCl2溶液中,Ca2+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5 mol/L (  ) 概 念 辨 析 × √ × × × × 纲要笔记 1. 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2. 符号:cB,单位为_____。 3. 计算公式:_____。 物质的量浓度 1 mol/L [要点提醒] (1) 物质的量浓度使用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体积。 (3) 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溶质为无水化合物。如CuSO4·5H2O溶于水时,溶质为_____。 (4) 加入与水反应的物质,溶质是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如Na2O投入水中,溶质是_____。 (5) NH3溶于水后溶质为NH3·H2O,但计算浓度时以NH3分子作为溶质。 2∶1 CuSO4 NaOH 1. 主要仪器:容量瓶 (1) 结构: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仪器,带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2) 标记:_____、_____、_____。 (3) 规格:50 mL、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等。 (4) 用途: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5) 检漏:在容量瓶内装入适量的水,塞紧瓶塞,用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五指托住容量瓶底,将其倒立,观察容量瓶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瓶正立且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次倒立,检查是否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 温度 容积 环形刻度线 [要点提醒] (1) 容量瓶的四个关键“操作” ①使用前验漏并用蒸馏水洗净(不用烘干); ②引流时,玻璃棒与容量瓶的接触点应在刻度线以下; ③定容时要平视刻度线,使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④选择容量瓶的规格时,采用“大而近”的原则。 (2) 容量瓶使用的六个“不能” ①不能作反应器; ②不能用来长期储存溶液; ③容量瓶用蒸馏水洗过后不用烘干; ④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⑥不能配制任意体积,只能与容量瓶上容积相同。 2. 配制步骤(以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为例) 0.1 mol 5.85 g 5.9 g 玻璃棒 2~3 容量瓶 1~2 凹液面 刻度线相切 1. “浓度偏大”或“浓度偏小”的含义 (1) “浓度偏大”: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理论上计算的浓度高。 (2) “浓度偏小”: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理论上计算的浓度低。 2. 量筒量取试剂    结论:仰视量筒刻度线读数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俯视量筒刻度线读数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分析俯视、仰视与溶液浓度误差的关系 3 3. 容量瓶定容   结论: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所配溶液浓度偏小;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要点提醒] (1) 定容、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蒸馏水,否则浓度偏低。 (2) 定容加蒸馏水,一旦超过刻度线,要重新配制。 4.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步骤 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 n V c 称量 少量NaCl沾在滤纸上 _____ _____ _____ 砝码与试剂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 _____ _____ _____ 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