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录 学习目标 01 新课引入 02 新课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总结 05 政治认同:认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更替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封建制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及更替规律,探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理性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阶段性特征。 法治意识:结合封建剥削与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认识不同社会制度下权利与剥削的关系,理解法治在规范社会关系中的作用,树立对公平正义法治价值的追求。 公共参与:主动探究社会形态演变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增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2024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多国就全球发展倡议展开讨论,中国提出“坚持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各国应超越零和博弈,实现互利共赢。这一主张回应了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南北发展差距拉大的现实困境。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每一次社会形态更替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社会虽推动了科技进步与生产社会化,但其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仍持续引发经济危机与社会不平等。 1.1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思考:如何理解当代全球发展困境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导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生产过剩危机,危机中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全球贸易投资,拖累全球经济。如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全球经济长期复苏困难。 01 02 03 04 贫富分化拉大南北发展差距:信息化、金融化、全球化及新自由主义政策推动资本全球扩张,加剧 “财富与贫困双积累”。发达国家凭技术、资本优势获多数利益,发展中国家处产业链低端,南北差距扩大。 生态危机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资本逐利冲动与生产无组织性引发全球生态问题。资本主义国家过度开发资源,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加剧全球生态危机。 经济扭曲破坏全球经济秩序:资本主导的全球化存在不对称性,如美元霸权致贸易货币体系失衡、发达国家对贸易自由与劳动力流动双重标准等,破坏经济秩序,增加全球发展不稳定性。 如何理解当代全球发展困境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代全球发展困境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导致当代全球发展困境的深层次根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议题:人类社会如何走向文明? 子议题一:原始社会为何被奴隶社会取代? 子议题二:从奴隶制到资本主义经历了哪些变革? 子议题三:资本主义的困境预示着怎样的未来? 新课讲解 01 原始社会为何 被奴隶社会取代? 子议题一 子议题一:原始社会为何被奴隶社会取代? 探究与分享 1. 结合考古新发现,分析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为何是历史的进步? 2024年,浙江良渚古城遗址持续开展考古研究,新发现一批距今约5000年的大型水利工程遗迹和精美玉器。这些成果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长江流域已出现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权力结构。与此同时,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的数字化解读取得突破,揭示商代已有成熟的国家形态与阶级分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