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5118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培优练(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9304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解析,八年级,人教,学年,2025-2026,声音
  • cover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 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2.下面实例能够说明固体能够传声的是 ( ) A.我们上课时认真听讲 B.发声的音叉能弹开塑料球 C.说话声将水中的鱼吓跑 D.古代士兵伏地听声 3.如图2-1-1所示,牛牛同学用力击鼓,鼓面_____而产生鼓声,图中出现的波纹夸张地表现了鼓声在空气中是以_____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4.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大 B.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 C.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变大 D.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变小 5.有一根钢轨长1768m,甲同学在钢轨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钢轨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求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假设当时气温是15℃) 6.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 A.钟停止振动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钟还在振动 D.产生回声 7.小明同学是一个科学迷,他在看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新闻后兴奋得不得了,当天晚上他做梦梦到自己乘坐宇宙飞船也登上了月球,看到插在月球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远远听到“嫦娥四号”正在播放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激动不已。请指出小明梦中见闻的一处科学性错误:_____ ;判断依据:____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8.一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4s后司机听到山崖传来回声,求(声音的速度为340m/s): (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 (2)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 (3)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 9.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1-2 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10.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图2-1-3 (1)如图2-1-3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_____ _____ 。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_____,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_____。 11.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会拐弯的声音 《枫桥夜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图2-1-4所示),为什么寒山寺的钟声能回荡在姑苏城的夜空,在客船上听来如此清晰呢?从声学的角度来探讨,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我们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气温有关。地面上方不同高度处的气温不同,声波在向前传播时会向温度低的方向偏折。深秋夜晚,地面降温快,地面附近空气温度低,而离地面较高处气温相对较高,声源发出的声波的传播方向是向下弯曲的,声波集中在地面附近,地面附近很大范围内能接收到声波,加上夜深人静,在地面上能听到较远处的声响,这就是《枫桥夜泊》一诗中描写的意境。 图2-1-4 (1)夏日白昼,地面升温快,地面附近空气温度高,离地面越高空气温度越低,所以声源发出的声波的传播方向是向_____(选填“上”或“下”)弯曲的,在地面附近接收到声波的范围小,而在十几层的楼上打开窗户,能听到远处交通工具的嘈杂声。 (2)寒山寺的钟声能回荡在姑苏城的夜空,“回荡”表明声音不断地被反射。老师上课的声音不能回荡在教室中的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A 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故A正确;固体、液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