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体育与健康处理皮肤小外伤教案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特有的育人价值和功能,以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初步掌握皮肤小外伤预防和处理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学习,以期达到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念、生活行为的有效统一,从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 教材分析: 本课符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内容要求,是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安全应急”领域教学内容。本课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使其在遇到小皮外伤时能够正确处理,并根据情况寻求教师或家长帮助。本课通过动手实践强化健康知识与技能学习,培养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从而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风险。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学生,其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生活经验较少,安全防范意识较差。在身心发展方面,学生骨骼、肌肉处于快速生长期,关节灵活性高但稳定性较弱,身体控制能力不足,在生活和运动中容易因动作不熟练或注意力分散发生擦伤、扭伤等意外。同时学生的危险预判能力薄弱,难以准确识别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在学习方面,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但对图片、视频、实物演示等具象化教学手段接受度高,虽能理解受伤的因果关系,但对损伤的认知多源于零散的生活经验。教学需通过标准动作示范、情境模拟和小组合作探究等多元形式,系统构建安全预防知识体系,并利用学生模仿力强、参与意愿高等特点,在体验式学习中强化安全行为能力。 学习目标: 1.能描述预防和处理皮肤小外伤的方法。 2.通过实践,掌握处理皮肤小外伤的简单技能。 3.培养自我保护意识,能根据情况寻求帮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预防和处理皮肤小外伤的方法。 难点:在遇到损伤时能够进行正确判断和处理。 教学准备: 教具:医疗盒(碘酒、棉签、弹性纱布、创可贴、自制医疗垃圾盒)、清水学习单、笔、尺子、评价勋章、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情景引人+熟悉小医药箱(约2分钟). (1)教师语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安全,看看老师准备的小医药箱里都有什么 生回答。 (2)教师提出本课主题“处理皮肤小外伤”,说明本课内容和目的“发生损伤要沉着冷静处理”,介绍AI角色小安,让学生闯关争得安全勋章,成为健康小卫士。 板书:处理皮肤小外伤。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运动损伤就发生在身边,借助AI角色小安,以闯关的方式吸引学生快速融入课堂。 2.活动一:认识常见的损伤--伤口大揭秘(约4分钟)。 (1)小安发布任务,根据任务单上损伤的症状找到正确的损伤名称。 (2)学生作答,任务单第一关“连一连”,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总结轻度的擦伤、割伤、扭伤对应的图片及其症状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AI人物小安设计第一关“连一连”,让学生正确认知运动损伤的类型及症状特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活动二:擦伤的简单处理--急救大闯关(约16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擦伤的症状特点,讨论擦伤处理三步法。 (1)清洁伤口。 教师提问1:为什么要清洁伤口 教师提问2:用什么来清洁伤口 过渡语:伤口虽然没有泥土和杂物了,但仍需进一步杀菌消毒。 (2)消毒伤口。 教师提问:用碘酒如何为伤口消毒。 学生模拟操作。 教师巡视,并描述学生消毒时的涂抹手法。 教师出示医生由内向外,螺旋涂抹的正确方法。 学生练习:用碘酒给自己的伤口消毒,再与同伴相互操作, (3)保护伤口(当擦伤创面较大且深时,需要包扎)。 教师提问:擦伤消毒处理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