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6293

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共40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10-2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1576029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4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共筑生命家园 新知导入: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类福祉,珍爱地球、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共筑生命家园。 6.2 共筑生命家园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二框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 道德修养: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 法治观念: 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健全人格: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责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认真阅读课本内容,思考本课教学基本问题 1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目 录 CONTENTS 4 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5 建设美丽中国的内涵和时代图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1 议学情境一: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加强对海洋生态的保护 议学任务一:(3分钟) 1、有人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去开发利用自然。所以,建设港珠澳大桥,没必要去保护白海豚。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2、视频中,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对中华白海豚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这对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何启示? 长江不堪重负,江豚生存环境很恶劣的因素,数量锐减 动物名片: 圆滚滚的脑袋,嘴部弧线上扬,仿佛在抿嘴“微笑”,江豚被国人誉为“微笑天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10年前,长江流域仅剩约一千头江豚,比大熊猫还稀少。 违法排污 盲目开发 过度捕捞 缺乏食物 长江生态环境破坏还带哪些影响? 水体污染关乎饮水安全 无鱼可捕,渔民无经济来源 汛期反枯,影响生活秩序 人类 自然 生命共同体 自然养育: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人类责任: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议学成果一: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关系)P81-82 自然 人类 ①生命共同体 (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③保护自然,并对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④可以开发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②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水体污染关乎饮水安全 无鱼可捕,渔民无经济来源 汛期反枯,影响生活秩序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3)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⑤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分析塞罕坝的变迁,说明塞罕坝人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概括 措施 尊重规律,科学造林 经历了连续两年造林失败后,林场技术人员攻克了“全光育苗”等技术难关。 从“造林”到“营林” 从单纯追求林木数量,到构建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引入多种树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国家行动,久久为功 国家决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