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6985

10.1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教案(表格式)+课件(共26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714042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0.1,2025-2026,八年级,法治,道德,统编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教学设计 课题 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上册 课标要求 认识国家主权的内涵,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知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国家利益”模块的核心课时,承接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基础认知,聚焦“国家利益”这一核心概念,构建“情感—概念—关系”的逻辑体系。以《80秒回顾80年》视频为情感切入点,结合“华北之大安放不下一张平静书桌”的历史案例、“国”字说文解字、香港回归与边界站岗等现实场景,层层递进解析“国家利益的含义”“核心利益的内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既呼应了“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基本义务”的法治要求,又衔接了“爱国主义”的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感与责任意识的关键一课。 学情分析 八本节课教学对象为中学生,他们通过历史课、新闻报道等渠道,对“国家发展”“爱国”有初步认知,能感受到国家繁荣带来的生活变化,但对“国家利益”的具体内涵、核心要素缺乏系统理解,易将“国家利益”等同于“国家大事”,与个人生活割裂。同时,中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期,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可能存在模糊认知,部分学生可能认为“个人利益优先于国家利益”。此外,他们对视频、案例等具象化素材兴趣更高,反感抽象理论说教,这为课堂设计“情境探究”“案例分析”环节提供了学情依据。 核心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国家利益的核心要素,认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道德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自觉维护国家荣誉与利益,提升道德境界。 法治观念:通过学习国家核心利益(如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树立依法维护国家利益的观念。 健全人格:培养辩证看待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思维,形成“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积极心态,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责任意识:认识到青少年在维护国家利益中的责任,将“爱国”从情感转化为“努力学习、关注国家发展”的实际行动,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重点 1.国家利益的含义及核心利益的内容。 2.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难点 1. 理解“国家利益并非遥不可及”,打破“国家利益=国家大事”的认知误区,认识到个人生活与国家利益紧密相关。 2. 辩证看待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能树立“国家利益优先”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闻聚焦 2025年9月16日凌晨, 十余艘菲律宾公务船未经许可闯入黄岩岛毗邻水域, 中国海警迅速出动多艘执法舰艇,通过喊话警告、航路管制、水炮喷射等措施,依法对菲方船只实施管控。 我们一起来看下现场的情况 思考:此次行动中,你看到了解放军怎样的坚定决心?(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利益。) 黄岩岛不是普通的海上岛礁,它是镌刻着中国主权印记的“蓝色国土”,守护它,就是守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底线,这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最鲜明的海上注脚。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共同感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句话的重量。 材料阅读 视频播放 积极思考 聚焦时政新闻,利用黄岩岛事件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捍卫国家利益 讲授新课 目录 总议题:为何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壹 红线不能碰———解码国家利益的核心内涵 贰 无国何以安———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价值 叁 国好家才好———厘清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联结 第一部分 红线不能碰———解码国家利益的核心内涵 议学情境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六千余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