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7594

3.4 光的折射规律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3次 大小:10852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物理,学年,2025-2026,答案,学生
               3.4 光的折射规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2.经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 3.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并能用该规律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知识点1 光的折射现象 1.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光路图。 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NN′是法线,OB是折射光线,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光线CO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沿OD方向传播,不发生折射。   知识点2 光的折射规律 3.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向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3)当光垂直射向其他介质表面时,其传播方向不变,即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 (4)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重点一 光的折射规律 1.光的折射定律可巧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不等、光路可逆”。 (1)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法线居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3)两角不等: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4)光路可逆: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注意:先有入射光线,后有折射光线,因此在表述结论时,折射角要在结论的前面。 2.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的偏折问题。 折射光线的偏折是光速在两种不同介质中发生变化导致的直接结果。偏折的方向(偏向或偏离法线)由光进入的介质是更“密”(折射率更高,光速更慢)还是更“疏”(折射率更低,光速更快)决定。 (1)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例子: 光从空气进入水或玻璃。 (2)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例子: 光从水或玻璃进入空气。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入射角等于60° B.折射角等于60° C.BF是界面 D.AD的左边是玻璃 重点二 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简单现象 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很多,如海市蜃楼、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断、池水变“浅”、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等。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时,要理解好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 【跟踪训练】 2.李华在湖边观鱼如图所示,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_____点处,但李华所看见的鱼却是在_____点处。(均填“A”或“B”) 【答案】A B 基础巩固 1.(2025·湛江一模)站在湖边,看到清澈的湖水中游动的鱼、飘动的“云朵”、群山倒影及湖面上嬉水的鸭子的倒影。其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B )。 A.飘动的“云朵” B.游动的鱼 C.群山倒影 D.鸭子的倒影 2.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云和鱼都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3.宋代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的诗中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光的( B )。 A.会聚 B.折射 C.发散 D.反射 4.(2025·东莞校级一模)如图所示,渔民要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这一现象的成因是( B )。 A     B    C      D 5.(2025·梅州一模)如图所示,将硬币放在碗底,然后后退至恰好看不到硬币,向碗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见硬币了,此时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位置变_____(选填“浅”或“深”)的虚像,这是光由_____斜射入_____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答案】浅 水 空气 能力达标 6.小明用手机给水中的小鱼拍照,发现手机在水中的像刚好与鱼缸中的一条小鱼的像重合,图中A点表示小明眼睛的位置,B′点是小明看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