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7655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972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 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探究毛乌素沙地的奇迹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叙写 1. 通过了解毛乌素沙漠的演化历程,说明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阐述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2.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变迁史的案例探究,探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教学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探究毛乌素沙地的奇迹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曾经这里沃野千里,水草丰 美,牛马衔尾,群羊塞道,随着人类不合理活动和气候变化,毛乌素沙漠荒漠化逐渐加剧,变成是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被称为“死亡之海 ”,后经过漫长的治理,实现了区域性的荒漠化逆转。这也就是说,毛乌素沙漠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片被人类彻底征服的沙漠。 【兴盛史--草场之美】 [课堂探究 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材料一:乌素沙漠本是水草丰美之地。秦汉时期,蒙恬北逐匈奴,将今天毛乌素地区从胡人手中夺了过来。于是秦始皇在毛乌素周边建立了九原、云中、上郡等郡县。当时,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绿茵冉冉、牛羊成群。 问题 1 :说出景观图中的自然环境要素? 问题 2 :思考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迁移的 并绘制此图。 水与大气(蒸发 降水) 水与生物(吸收 蒸腾) 水与土壤(下渗) 水与岩石地貌(流水作用) [归纳总结]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问题 3:除水循环外,还有什么地理过程在推动自然环境要 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归纳总结]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岩石圈循环生物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础。 [课堂探究 2]自然环境要素间的整体功能 材料二: 毛乌素沙地曾经是水草丰美的地方,植物种类多样,乔木、灌木和草木植被的垂直结构复杂,一亩森林一年可以固定 2.45 吨的二氧化碳,进而合成有机质。 问题 4 :植被实现生产功能的途径以及在此过程中各要素起到的 作用? 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 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氧气 和有机物。 材料三:传统农耕技术较为先进,但耕种面积很少,对整体的生 态环境有限。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什么功能 [归纳总结]稳定功能:在人类干扰很少的情况下,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进行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 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 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二。 【衰落史--沙地之荒】 [课堂探究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材料四: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昔日沃野千里的草场已不复存在,变成了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荒凉之地,生态环境十 分脆弱。 问题 5 :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思考毛乌素沙漠从曾经的森林变 成荒漠的原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梳理此过程,并绘制思维导图。 [归纳总结] 此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三:自然地理环境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变化,即“牵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发而动全身 ”。 【修复史--良田之绿】 材料五: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昔日生态问 题严重的毛乌素沙地正朝着绿水青山稳步转变,近年来,榆林地 区西部的毛乌素沙漠 80%得到治理,已经有 600 多万亩沙地被治 理,止沙生绿。许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