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7925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日期:2025-10-2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37991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天津市,化学,解析,图片,试卷,第二十
    2025-2026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化学学科学情调研(一) 一、单选题 1,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硫酸铜具有杀菌作用,可用作饮用水消毒剂B.小苏打遇酸能产生气体,可用作食品膨松剂 C.碳化硅抗氧化且耐高温,可用作固体电解质D.聚氯乙烯塑料制品耐腐蚀,可用作食品包装 【答案】B 【来源】2025年新课标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详解】A.硫酸铜虽然能杀菌,但铜离子(C2+)对人体有毒,长期摄入会导致铜中毒(如肝脏损伤)。 饮用水消毒通常用氯气、臭氧或紫外线,而不用硫酸铜,A错误: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NHCO3),遇酸(如醋酸、柠檬酸)或加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CO2)气体, 正是利用这一性质,小苏打广泛用于烘焙(如面包、蛋糕)或油炸食品中,使食品疏松多孔,B正确: C.固体电解质需要具有离子导电性(如锂离子电池中的LPO4),而碳化硅是共价晶体,离子导电性极差, 不能用作电解质,C错误: D.聚氯乙烯受热分解有毒物质,食品包装禁用,D错误: 综上,答案是B。 2.2025年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任务之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 质生产力的概念中,“新'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歼-20上采用的氮化镓涂层,属于新型金属材料 B.“中国天眼”传输信息用到了光导纤维,其主要成分是S C.悬浮列车使用双氧铜钡钇作为超导材料,B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 D.我国核动力货船将采用钍(T)基熔盐反应堆技术,系Th的中子数为142 【答案】D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拔尖创新班联考化学试题 【详解】A.氮化镓是由氨元素和镓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并非金属材料,A错误; B.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不是硅,B错误: C.Ba是第LA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不是d区,错误; D.对于原子系2Th,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为90,质量数为232,则中子数=232-90=142,D正 确: 故答案选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试卷第1页,共16页 ①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②云、雾、烟都是胶体,其分散剂是空气 ③Na20、Na202均能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④FeCk3、CS、Fe3O4、SO3均可由单质之间直接化合得到 ⑤HNO3→NO2→NO两步转化都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 ⑥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此过程中氮元素被氧化 ⑦NaCl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均能导电,是因为在通电条件下电离出Na+和CI ⑧NO、NO2为主的氨氧化物的排放可能导致酸雨、雾霾、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 A.①③⑤ B.②⑤⑧ C.①②⑧ D.④⑥⑦ 【答案】C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①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也会与水反应,因此需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和 水,故①正确: ②云、雾、烟均为胶体(气溶胶),分散剂为空气,故②正确: ③Na2O与盐酸反应生成NaCI和HO,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Na2O2与盐酸反应生 成O2、NaCl和HO,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③错误; ④C与S生成CuS而非CuS;S燃烧生成SO2而非SO,故④错误; ⑤HNO:→NO2可通过自身分解,无需外加还原剂,故⑤错误: ⑥氮的固定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有可能升高,如高能固氮中氮气变为一氧化氨,也有可能降低,如工业 合成氨中氨气变为氨气,故⑥错误; ⑦NaCl电离是自发过程,无需通电,故⑦错误; ⑧酸雨的主要成因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氮氧化物在大气中可转化为硝酸,贡献酸雨的酸性成分 (硝酸型酸雨),因此,氮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成因之一: 雾霾的形成与氨氧化物排放密切相关,氮氧化物可参与大气化学反应,生成硝酸盐颗粒,这些二次颗粒物 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加剧雾霾,因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