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10月月考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钢”,该过程涉及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陈醋中的醋酸是电解质 C.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该过程中不包含化学变化 D. “断烟残月共苍苍”中的“烟”属于气溶胶 2.科学家将C24O6在NaCl作用下首次制得环形碳分子C18,总反应为:C24O6=C18+6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B. C18与C16、C60、活性炭互为同素异形体 C. C18与C16、C60化学性质相似 D. C18转化为C16属于化学变化 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 甲 乙 丙 丁 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图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采用树状分类法还可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B. 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正盐 C. 丙图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D. 丁图四大基本反应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例如工业生产中的高炉炼铁反应 4.下列变化过程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KMnO4→MnO2 B. C. Fe→Fe3O4 D. SO2→S 5.图a、b、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且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相同,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A. 图a表示干燥NaCl固体不导电,且图中的“〇”代表的离子是Na+ B. 图b表示NaCl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 C. 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水合a离子是水合氯离子 D. 电极X连接电源正极,电极Y连接电源负极 6.由等质量的石灰石制备碳酸钙的两种实验方案如下(部分反应物或反应条件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在上述①~⑤五个反应中均有涉及 B. X一定是Na2CO3 C. 方案乙与方案甲相比,优点为步骤少,纯度高,耗能低 D. 若每一步均完全转化,则理论上方案乙一定比方案甲的二氧化碳排放少 7.如图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图中用Ⅰ~Ⅳ阴影部分表示反应所属的区域不正确的是( ) A. 所属区域可能是Ⅰ B. 所属区域可能是Ⅱ C. 4KI+2H2SO4+O2=2K2SO4+2H2O+2I2所属区域一定是Ⅲ D. 所属区域一定是Ⅳ 8.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Na+、、 B. Na+、Cl-、K+、 C. Na+、Cl-、、 D. Na+、K+、、Cl- 9.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H2O2、H2O、O2 B. NaOH、Na2CO3、NaNO3 C. CO2、CaCO3、CaO D. Fe2O3、FeCl3、Fe(OH)3 10.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a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A. A B. B C. C D. D 11.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聚沉有关的是( ) A. 将氯化镁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 B. 化工厂利用静电除尘技术除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 C. 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 D. “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