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8217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24,测试范围:1-5单元)【答案+解析】

日期:2025-10-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56832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2026,解析,答案,单元,范围,测试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卷 化 学 (人教版2024,测试范围:1-5单元)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B C D A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B C D B D A D 1.D A、铝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因为导电过程中铝未发生化学变化,仅传递电子。不符合题意。 B、液氮通过气化吸热制冷,属于物理变化(状态变化),未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 C、铜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使用时仅传递热量,未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 D、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利用了其可燃性(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2.D A、实验室中严禁品尝任何试剂,以防中毒或发生危险,故选项描述正确; B、实验仪器和试剂未经允许不得带离实验室,以防止误用或事故,故选项描述正确; C、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用湿抹布覆盖,隔绝氧气并降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描述正确; D、加热后的试管若立即用冷水冲洗,会因骤冷导致试管炸裂,应待其自然冷却后再清洗,故选项描述不正确。 故选D。 3.D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对着手心,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倾倒,图中瓶塞要正放,故A错误; B.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B错误; C.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读数,故C错误; D.烧杯加热时,不能直接加热,应垫上陶土网,故D正确。 故选D。 4.B A、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试管微微倾斜,试管口紧挨试剂瓶口,使液体缓缓倒入,图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支酒精灯,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A、由表格数据可知,9月2日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9月1日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说明9月2日的空气质量比9月1日好,故选项说法正确; B、首要污染物是污染指数最高的污染物。9月1日、9月2日二氧化硫(SO2)污染指数都是四项中最高值,因此是该日首要污染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仅改变污染物扩散范围,并未减少污染物总量,反而可能导致更大范围污染,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9月1日中雨后,9月2日二氧化硫指数从88降至23,雨水可溶解部分SO2(形成酸雨),导致含量下降,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D A、由图像可知,a 点时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 b 点,该选项正确; B、反应开始前,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该选项正确; C、最终氧气有剩余(c点),说明红磷燃烧不能耗尽氧气,该选项正确; D、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固体,导致装置内气压降低,燃烧停止且温度恢复室温后,进入装置的水的体积即为装置内原有氧气的体积,据此推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此实验中最终氧气有剩余,说明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是有误差的,该选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