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8448

第5课 子目一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10-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3次 大小:2895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经济,必修,选择性,编版,统编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 程 目 标 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子目一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背景 ①历史经验:英国手工工场集中发展,实现生产_____。 ②工业革命:以_____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变革 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_____代替工场→工厂制度形成 表现 ①实行倒班制。②制定规章制度。③生产_____的应用。④原料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影响 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引入中国 洋务企业 洋务派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工厂制度 民族工业 民族资本家主张_____,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专业化 改良蒸汽机 工厂 流水线 实业救国 【图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注:工场和工厂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和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经验。 【概念】近代工业和民族工业 “近代”从生产力角度理解,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民族”强调国家区别,指由本国力量创建的企业。 民族工业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只要是本国人创办的,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上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的企业。 【概念】实业救国论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部分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实业救国论于19世纪末提出,风行于20世纪初,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实业泛指农业、工业、商业、交通等。辛亥革命后逐步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会思潮。该理论否定采取革命手段的必要性。 1. 【导语】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大批产业工人被雇用到机器轰鸣的厂房中,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下图为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蒸汽锤。          用来锻造大型锻件的蒸汽锤 该导语及图片反映了工业革命哪些内容? 答案: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并建立了工厂制度,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 【探究】近代工厂和工厂制度发展的原因 纺织机发明以后,英国大量制造机器,对金属的需要量急剧增长。18世纪中叶,大规模的工厂在英国一个接一个地建造起来,但出于对水力的依赖,工厂大都建在河流湍急的偏僻的山谷等处,交通不便,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就可以开动蒸汽机,工厂的设立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使得建立工厂十分方便。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高耸入云的烟囱、庞大的厂房,隆隆的轰鸣声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英国工厂及其制度兴起的有利因素。 答案:制造业技术的革新;动力机械的革命;英国海外市场的广阔;英国煤矿的丰饶。 3. 【探究】近代工厂制度的表现 (詹姆士·利奇《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所揭露的关于工厂的无可否认的事实》) 第一条 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 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 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第十六条 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一先令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